[1] |
白皓然 侯盟 刘艳杰. 少花蒺藜草入侵与干旱对羊草草原生产力的影响机制[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5): 577-589. |
[2] |
韩路, 冯宇, 李沅楷, 王雨晴, 王海珍. 地下水埋深对灰胡杨叶片与土壤养分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内稳态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1): 92-102. |
[3] |
吴瀚, 白洁, 李均力, 古丽•加帕尔, 包安明. 新疆地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1): 41-55. |
[4] |
马常钦, 黄海龙, 彭政淋, 吴纯泽, 韦庆钰, 贾红涛, 卫星. 水曲柳雌雄株复叶类型及光合功能对不同生境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9): 1287-1297. |
[5] |
韩聪, 母艳梅, 查天山, 秦树高, 刘鹏, 田赟, 贾昕. 2012-2016年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黑沙蒿灌丛生态系统通量观测数据集[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9): 1322-1332. |
[6] |
施梦娇, 李斌, 伊力塔, 刘美华. 美洲黑杨幼苗生长和生理生态指标对干旱-复水响应的性别差异[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8): 1159-1170. |
[7] |
王晓悦, 许艺馨, 李春环, 余海龙, 黄菊莹. 长期降水量变化下荒漠草原植物生物量、多样性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4): 479-490. |
[8] |
余俊瑞, 万春燕, 朱师丹. 热带亚热带喀斯特森林木本植物的水力脆弱性分割[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11): 1576-1584. |
[9] |
张志山, 韩高玲, 霍建强, 黄日辉, 薛书文. 固沙灌木柠条锦鸡儿和中间锦鸡儿木质部导水与叶片光合能力对土壤水分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10): 1422-1431. |
[10] |
陈图强, 徐贵青, 刘深思, 李彦. 干旱胁迫下梭梭水力性状调整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动态[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10): 1407-1421. |
[11] |
李一丁, 桑清田, 张灏, 刘龙昌, 潘庆民, 王宇, 刘伟, 袁文平. 内蒙古半干旱地区空气和土壤加湿对幼龄樟子松生长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9): 1077-1085. |
[12] |
周洁, 杨晓东, 王雅芸, 隆彦昕, 王妍, 李浡睿, 孙启兴, 孙楠. 梭梭和骆驼刺对干旱的适应策略差异[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9): 1064-1076. |
[13] |
王子龙, 胡斌, 包维楷, 李芳兰, 胡慧, 韦丹丹, 杨婷惠, 黎小娟. 西南干旱河谷植物群落组分生物量的纬度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5): 539-551. |
[14] |
黄樱, 陈挚, 石喆, 熊博文, 鄢春华, 邱国玉. 蒸散发广义互补原理中关键参数αe的时空变化特征及计算方法分析[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3): 300-310. |
[15] |
杨萌, 于贵瑞. 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土壤CO2与CH4通量的耦联解耦及其对温度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12): 1497-15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