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态学报 ›› 2025, Vol. 49 ›› Issue (典型生态系统数据集): 1-0.DOI: 10.17521/cjpe.2024.0328
• • 上一篇
王书伟,林静慧,周伟,单军,赵旭,颜晓元
收稿日期:
2024-09-29
修回日期:
2024-12-07
出版日期:
2025-06-20
发布日期:
2025-03-26
Shu-Wei Wang1,Jinghui Lin2,Wei Zhou2,Jun Shan2, 1,Xiaoyuan Yan2
Received:
2024-09-29
Revised:
2024-12-07
Online:
2025-06-20
Published:
2025-03-26
摘要: 水稻和冬小麦是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农田生态系统主要种植的农作物。千粒重、每穗粒数、每株穗数等是农作物的主要性状,是决定产量的重要因素,摸清区域内农作物收获期农艺性状和产量变化规律,对作物育种、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有重要意义。作物收获期农艺性状和产量数据集也对全球气候变化如温度升高等方面直接提供了长时间序列的数据验证。江苏常熟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常熟站)是长江三角洲唯一的国家农田生态系统科学观测研究站,代表了北亚热带太湖平原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半人工湿地农田生态系统。本数据集包含了常熟站近17年(2004-2020年)长期生物监测样地水稻和冬小麦收获期农艺性状和产量数据,可以为作物生长模型构建、遥感估产、区域作物生长动态过程与农业对气候变化响应和适应等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王书伟 林静慧 周伟 单军 赵旭 颜晓元. 2004-2020年太湖平原典型农田生态系统长期监测样地作物收获期植株性状和产量数据集.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典型生态系统数据集): 1-0. DOI: 10.17521/cjpe.2024.0328
Shu-Wei Wang Jinghui Lin Wei Zhou Jun Shan Xiaoyuan Yan. A long-term monitoring dataset of crop harvest period traits and yield of typical farmland ecosystems in the Taihu Plain from 2004 to 2020.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2025, 49(典型生态系统数据集): 1-0. DOI: 10.17521/cjpe.2024.0328
[1] | 李少伟 何永涛 孙维 戴尔阜. 2016-2020年拉萨河谷典型农田生态系统长期监测样地的作物收获期性状和产量数据集[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典型生态系统数据集): 0-0. |
[2] | 樊月玲 蒋正德 叶佳舒 郑立臣 陈欣. 2005-2015年下辽河平原农田长期观测样地主要农作物收获期性状和产量动态数据集[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典型生态系统数据集): 0-0. |
[3] | 王志波 刘文胜 吴瑞俊 王国梁. 2018-2023年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川台地农田长期监测样地作物收获期性状和产量数据集[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典型生态系统数据集): 0-0. |
[4] | 王鹏 李向义 高艳菊 热甫开提 曾凡江. 2005-2010年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绿洲农田作物(棉花)的收获期性状和产量数据集[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典型生态系统数据集): 0-0. |
[5] | 朱喜 何志斌 杜明武 赵丽雯 赵丽雯 吴丹丹. 2004-2010年河西走廊中段绿洲农田生态系统长期监测样地作物性状和产量数据集[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典型生态系统数据集): 0-0. |
[6] | 刘建新, 刘瑞瑞, 刘秀丽, 贾海燕, 卜婷, 李娜. 外源硫化氢对盐碱胁迫下裸燕麦光合碳代谢的调控[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3): 374-388. |
[7] | 熊淑萍, 曹文博, 曹锐, 张志勇, 付新露, 徐赛俊, 潘虎强, 王小纯, 马新明. 水平结构配置对冬小麦冠层垂直结构、微环境及产量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2): 188-196. |
[8] | 孙浩哲, 王襄平, 张树斌, 吴鹏, 杨蕾. 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阶段凋落物产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J]. 植物生态学报, 2021, 45(6): 594-605. |
[9] | 刘雪飞, 吴林, 王涵, 洪柳, 熊莉军. 鄂西南亚高山湿地泥炭藓的生长与分解[J]. 植物生态学报, 2020, 44(3): 228-235. |
[10] | 刘璐, 赵常明, 徐文婷, 申国珍, 谢宗强. 神农架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凋落物动态及影响因素[J]. 植物生态学报, 2018, 42(6): 619-628. |
[11] | 张鑫, 邢亚娟, 闫国永, 王庆贵. 细根对降水变化响应的meta分析[J]. 植物生态学报, 2018, 42(2): 164-172. |
[12] | 郑成岩, 邓艾兴, LATIFMANESHHojatollah, 宋振伟, 张俊, 王利, 张卫建. 增温对青藏高原冬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及氮吸收利用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17, 41(10): 1060-1068. |
[13] | 王丹, 乔匀周, 董宝娣, 葛静, 杨萍果, 刘孟雨. 昼夜不对称性与对称性升温对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16, 40(8): 827-833. |
[14] | 邹长明, 王允青, 刘英, 张晓红, 唐杉. 四种豆科作物的光合生理和生长发育对弱光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15, 39(9): 909-916. |
[15] | 孟德云, 侯林琳, 杨莎, 孟静静, 郭峰, 李新国, 万书波. 外源多胺对盆栽花生盐胁迫的缓解作用[J]. 植物生态学报, 2015, 39(12): 1209-1215.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
Copyright © 2022 版权所有 《植物生态学报》编辑部
地址: 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 邮编: 100093
Tel.: 010-62836134, 62836138; Fax: 010-82599431; E-mail: apes@ibcas.ac.cn, cjpe@ibcas.ac.cn
备案号: 京ICP备16067583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