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新貌1,金光泽2,刘志理3
收稿日期:
2024-10-15
修回日期:
2025-02-18
发布日期:
2025-04-09
Xin-Mao LI1,Guang-Ze JINZhi-Li LIU1
Received:
2024-10-15
Revised:
2025-02-18
摘要: 探究不同季节毛榛 “小枝系统”(老枝、新枝和叶)的生活策略差异可为野生毛榛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同时促进对植物多器官联动响应气候变化的理解。本研究以阔叶红松林中灌木层优势种--毛榛(Corylus mandshurica)为例, 分别在春、夏和秋季采集了毛榛的老枝、新枝和叶, 测量了化学性状(碳、氮和磷)、非结构性碳(可溶性糖、淀粉和总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防御性状(总酚、单宁和类黄酮)3类性状以探究植物“小枝系统”生长与防御策略。结果表明:除器官对淀粉的影响不显著外(p >0.05, 偏 Eta 平方值=0.016), 季节、器官及其交互作用对毛榛功能性状均具有较显著的影响(p <0.05)。春季时叶的6个性状网络整体特征参数中分别有5个和4个参数(节点数量、边数量、直径和边密度等)高于新枝和老枝, 叶的6个性状网络整体特征参数中有4个参数(节点数量、平均路径长度、模块度等)低于新枝和老枝。春季时, 在毛榛“小枝系统”(老枝、新枝和叶)中, 叶和新枝趋向“生长”策略, 老枝趋向“防御”策略; 在夏季时, 叶趋向“生长”策略, 而新枝和老枝趋向“防御”策略。在秋季时, 叶趋向“防御”策略, 新枝和老枝趋向“资源回收”策略。研究结果揭示了毛榛“小枝系统”的生长与防御策略存在差异, 这有利于促进关于植物如何响应环境变化的理论研究向系统化和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李新貌 金光泽 刘志理. 毛榛“小枝系统”生长与防御策略的季节动态和器官差异. 植物生态学报. DOI: 10.17521/cjpe.2024.0361
Xin-Mao LI Guang-Ze JIN Zhi-Li LIU. Seasonal dynamics and organ differences in the growth and defense strategies of the “twig system” of Cor-ylus mandshurica.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DOI: 10.17521/cjpe.2024.0361
[1] | 郭李琦 闫晓蕾 曹磊 高景 刘瑞强 周旭辉. 树种菌根类型与根系性状对根际微生物网络复杂性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预发表): 1-0. |
[2] | 王娟 张登山 肖元明 裴全帮 王博 樊博 周国英. 长期围封后高寒草原植物根系分泌物特征与环境因子关系[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预发表): 1-0. |
[3] | 胡晓慧 王兴昌 董涵君 刘玉龙 王传宽 王晓春. 东北温带针阔混交林32个树种非结构性碳的器官间变化与协同[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3): 432-445. |
[4] | 姚博, 陈云, 曹雯婕, 龚相文, 罗永清, 郑成卓, 王旭洋, 王正文, 李玉强. 呼伦贝尔退化沙地植被-土壤碳氮磷互馈关系及微生物驱动机制[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1): 59-73. |
[5] | 吴风燕, 吴永胜, 陈晓涵, 冯骥, 卢丽媛, 查斯娜, 王超宇, 孟元发, 尹强. 鄂尔多斯高原3种固沙灌木水分利用效率的时空变化特征[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9): 1180-1191. |
[6] | 彭思瑞, 张慧玲, 孙兆林, 赵学超, 田鹏, 陈迪马, 王清奎, 刘圣恩. 长期凋落物去除对亚热带杉木林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8): 1078-1088. |
[7] | 王燕, 张全智, 王传宽, 郭万桂, 蔺佳玮. 恢复方式对东北东部森林土壤碳氮磷计量特征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7): 943-954. |
[8] | 郑莉莉, 余林兰, 戴萍, 薛跃规, 龙萍. 广西大石围天坑群植物叶片养分特征及其适应性[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7): 872-887. |
[9] | 王艺彤, 叶尔江·拜克吐尔汉, 廖丹, 王娟. 雌雄异株植物髭脉槭不同生长阶段叶片元素计量特征与性二态间的相互关系[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6): 760-769. |
[10] | 张文瑾, 佘维维, 秦树高, 乔艳桂, 张宇清. 氮和水分添加对黑沙蒿群落优势植物叶片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5): 590-600. |
[11] | 臧妙涵, 王传宽, 梁逸娴, 刘逸潇, 上官虹玉, 全先奎. 基于纬度移栽的落叶松叶、枝、根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气候变暖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4): 469-482. |
[12] | 付粱晨, 丁宗巨, 唐茂, 曾辉, 朱彪. 北京东灵山白桦和蒙古栎的根际效应及其季节动态[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4): 508-522. |
[13] | 吴君梅, 曾泉鑫, 梅孔灿, 林惠瑛, 谢欢, 刘苑苑, 徐建国, 陈岳民. 土壤磷有效性调控亚热带森林土壤酶活性和酶化学计量对凋落叶输入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2): 242-253. |
[14] | 韩大勇, 李海燕, 张维, 杨允菲. 松嫩草地全叶马兰种群分株养分的季节运转及衰老过程[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2): 192-200. |
[15] | 兰光飞, 张强, 陈相标, 陈仕东, 熊德成, 刘小飞, 杨智杰, 杨玉盛. 中亚热带格氏栲林凋落物季节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12): 1589-1601.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
Copyright © 2022 版权所有 《植物生态学报》编辑部
地址: 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 邮编: 100093
Tel.: 010-62836134, 62836138; Fax: 010-82599431; E-mail: apes@ibcas.ac.cn, cjpe@ibcas.ac.cn
备案号: 京ICP备16067583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