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Vol. 49 ›› Issue (濒危植物的保护与恢复): 0-.DOI: 10.17521/cjpe.2024.0405
• • 下一篇
周鑫宇, 刘会良, 高贝, 卢妤婷, 陶玲庆, 文晓虎, 张岚, 张元明
收稿日期:
2024-11-07
修回日期:
2025-03-29
出版日期:
2025-08-20
Zhou xin-yu, huiliang liu, GAO Bei, LU Yuting, TAO Lingqing, WEN Xiaohu, ZHANG Lan, ZHANG Yuan-Ming
Received:
2024-11-07
Revised:
2025-03-29
Online:
2025-08-20
摘要: 雪白睡莲(Nymphaea candida C. Presl)是新疆特有的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面临濒危风险,亟需保护。本研究以雪白睡莲自然种群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其开花物候、花部形态、繁育系统、传粉过程及种子萌发特性,从繁殖生物学角度探讨其濒危原因。结果表明,雪白睡莲的花部结构呈现原始特征,属于标准两性花。其花期为5月至9月间持续开放,单花花期约4天,柱头的可授性较短,仅为1~2天。传粉者以食蚜蝇科昆虫为主,访花频率低且易受阴雨天气影响。实验表明,雪白睡莲繁育系统为以异交为主、具自交亲和性的混合交配系统。雪白睡莲种子活力为45.33±4.29%,自然状态下受到种皮障碍限制,萌发率低,仅为2.67±1.63%。雪白睡莲在花部特征、传粉过程及种子萌发上均存在繁殖限制,主要包括有限的传粉者数量、访花频率及种子活力。此外,环境因素(如阴雨天气)导致传粉限制。在传粉不稳定的环境中,雪白睡莲倾向选择自交策略,可能引发近交衰退,从而加剧濒危风险。
周鑫宇, 刘会良, 高贝, 卢妤婷, 陶玲庆, 文晓虎, 张岚, 张元明. 新疆特有濒危植物雪白睡莲繁殖生物学研究. , 2025, 49(濒危植物的保护与恢复): 0-. DOI: 10.17521/cjpe.2024.0405
Zhou xin-yu, huiliang liu, GAO Bei, LU Yuting, TAO Lingqing, WEN Xiaohu, ZHANG Lan, ZHANG Yuan-Ming. Reproductive Biology of the Endangered and Endemic Species Nymphaea candida C. Presl in Xinjiang.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2025, 49(濒危植物的保护与恢复): 0-. DOI: 10.17521/cjpe.2024.0405
[1] | 张子睿, 周静, 胡艳萍, 梁爽, 马永鹏, 陈伟乐. 极度濒危植物巧家五针松的根内和根际真菌群落特征[J]. , 2025, 49(濒危植物的保护与恢复): 0-. |
[2] | 高雨轩, 苏艳军, 冯育才, 张军, 汪小全, 刘玲莉. 珍稀濒危孑遗植物银杉的研究与保护现状[J]. , 2025, 49(濒危植物的保护与恢复): 0-. |
[3] | 孙龙, 李文博, 娄虎, 于澄, 韩宇, 胡同欣. 火干扰对兴安落叶松种子萌发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6): 770-779. |
[4] | 袁涵, 钟爱文, 刘送平, 彭焱松, 徐磊. 水毛花种子萌发特性的差异及休眠解除方法[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5): 638-650. |
[5] | 哈里布努尔, 古丽扎尔·阿不都克力木, 热依拉穆·麦麦提吐尔逊, 艾沙江·阿不都沙拉木. 黑果枸杞两种花型的花部综合征与传粉特性[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9): 1050-1063. |
[6] | 苏启陶, 杜志喧, 周兵, 廖永辉, 王呈呈, 肖宜安. 牯岭凤仙花及其传粉昆虫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域分析[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7): 785-796. |
[7] | 曾凯娜, 孙浩然, 申益春, 任明迅. 海南羊山湿地的传粉网络及其季节动态[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7): 775-784. |
[8] | 张迪, 都业勤, 王磊, 陈鑫, 闫兴富, 唐占辉. 两种生境间大花百合不同性别表型开花及传粉特征的差异[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5): 580-592. |
[9] | 李绍阳, 马红媛, 赵丹丹, 马梦谣, 亓雯雯. 火烧信号对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进展[J]. 植物生态学报, 2021, 45(11): 1177-1190. |
[10] | 阿依古丽•阿卜杜热伊木, 焦芳芳, 张爱勤. 异型花柱植物喀什补血草的传粉者功能群与花粉转移效率[J]. 植物生态学报, 2021, 45(1): 51-61. |
[11] | 艾沙江•阿不都沙拉木, 迪丽娜尔•阿布拉, 张凯, 买热也木古•吐尔逊, 卡迪尔•阿布都热西提, 李玲. 喀什霸王的结实和种子萌发特性[J]. 植物生态学报, 2019, 43(5): 437-446. |
[12] | 吴小琪, 杨圣贺, 黄力, 李笑寒, 杨超, 钱深华, 杨永川. 常绿阔叶林林冠环境对栲幼苗建成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19, 43(1): 55-64. |
[13] | 张亭, 王波, 苗白鸽, 彭艳琼. 榕树隐头花序挥发物组成及其传粉榕小蜂寄主识别行为[J]. 植物生态学报, 2017, 41(5): 549-558. |
[14] | 黄艳波, 魏宇昆, 王琦, 肖月娥, 叶喜阳. 舌瓣鼠尾草退化杠杆雄蕊的相关花部特征及传粉机制[J]. 植物生态学报, 2015, 39(7): 753-761. |
[15] | 刘波, 吕宪国, 姜明, 张文广, 武海涛. 光照、水深交互作用对松嫩湿地芦苇种子萌发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15, 39(6): 616-620.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
Copyright © 2022 版权所有 《植物生态学报》编辑部
地址: 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 邮编: 100093
Tel.: 010-62836134, 62836138; Fax: 010-82599431; E-mail: apes@ibcas.ac.cn, cjpe@ibcas.ac.cn
备案号: 京ICP备16067583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