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林旭1,钱尼澎1,李港墩1,刘琪璟2
收稿日期:
2025-01-21
修回日期:
2025-03-10
发布日期:
2025-03-21
Wang-Lin Xu Lin XuWANG1,Ni-Peng QIAN2,Gang-Dun Li2,Qi-Jing LIU
Received:
2025-01-21
Revised:
2025-03-10
摘要: 摘 要 本研究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中的红松(Pinus koraiensis)和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为研究对象,探究两个树种径向生长的季节动态及其对非结构性碳(NSC)的响应。实验于生长季(4-10月)内进行季节性采样,测定木质、叶、根、木质和韧皮五个器官的可溶性糖、淀粉以及NSC浓度。同时采用微树芯采样的方法监测木质部年内生长动态,研究NSC浓度与木质部细胞生长之间的潜在联系。主要结果如下:1)种间NSC浓度有较大差异,红松大于蒙古栎,红松各器官NSC浓度变幅大于蒙古栎。且红松5-9月的NSC浓度大于3-4月,蒙古栎6-9月的NSC浓度大于3-5月。两树种各器官之间NSC浓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均表现为韧皮部>叶>枝>根>木质部。NSC浓度变化主要集中于红松(4-6月)和蒙古栎(4-7月)生长速率变化较大的时间段,当生长速率趋于稳定后NSC浓度同样趋于稳定。2)蒙古栎与红松的年内木质部细胞生长动态均呈“S”形,生长速率曲线均呈“倒钟形”。蒙古栎最大生长速率大于红松,径向生长开始时间早于红松(DOY 112±2 VS DOY 120±1),生长结束时间晚于红松(DOY252±1 VS 241±7),生长持续时间比红松更长(140天 VS 121天)。3)红松木质部细胞生长速率与器官NSC浓度呈正相关关系,蒙古栎呈负相关关系。在不同生长时期生长速率与器官NSC浓度的动态变化具体表现为:生长初期(4-5)月,红松和蒙古栎径向生长速率随NSC浓度下降而增加。生长高峰期(6月),红松木质部生长速率与NSC浓度同时增加,而蒙古栎木质部生长速率随NSC浓度的降低而增加。生长高峰期过后(7-9月),两树种NSC开始重新累计。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探讨长白山地区红松与蒙古栎两个主要树种不同器官的NSC浓度及木质部年内生长动态,发现NSC在调控木质部生长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研究揭示了红松与蒙古栎的NSC浓度与木质部生长之间的协调规律,特别是两者在生长高峰期时不同碳分配模式。此结果为理解该地区树木生长及碳分配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也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树木生长及碳动态响应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王林旭 钱尼澎 李港墩 刘琪璟. 红松和蒙古栎径向生长季节动态及其对非结构性碳的响应. 植物生态学报. DOI: 10.17521/cjpe.2025.0031
Wang-Lin Xu Lin XuWANG Ni-Peng QIAN Gang-Dun Li Qi-Jing LIU. Seasonal dynamics of radial growth and its responses to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 in Pinus koraiensis and Quercus mongolica.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DOI: 10.17521/cjpe.2025.0031
[1] | 李思雨 杨风亭 王辉民 戴晓琴 孟盛旺. 杉木和木荷木质部形成季节动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2): 295-307. |
[2] | 钱尼澎, 高浩鑫, 宋超杰, 董淳超, 刘琪璟. 长白山白桦径向生长季节动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8): 1001-1010. |
[3] | 李士杰, 王丽, 杜英军, 郑磊, 曾凡锁, 辛颖. 长白山天然水曲柳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8): 1011-1020. |
[4] | 张鹏, 焦亮, 薛儒鸿, 魏梦圆, 杜达石, 吴璇, 王旭鸽, 李倩. 干旱强度影响祁连山西段不同海拔青海云杉的生长恢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8): 977-987. |
[5] | 彭仲韬, 金光泽, 刘志理. 小兴安岭三种槭树叶性状随植株大小和林冠条件的变异[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6): 730-743. |
[6] | 李民青, 周孝明, 王双龙, 陈丽丹, 李从娟, 刘冉. 干旱胁迫下乔木状沙拐枣枝干光合作用对水力性状与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11): 1524-1535. |
[7] | 苏炜, 陈平, 吴婷, 刘岳, 宋雨婷, 刘旭军, 刘菊秀. 氮添加与干季延长对降香黄檀幼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养分与生物量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8): 1094-1104. |
[8] | 余海霞, 曲鲁平, 汤行昊, 刘南, 张子雷, 王浩, 王艺璇, 邵长亮, 董刚, 胡亚林. 闽楠和木荷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对不同模式热浪的差异性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2): 249-261. |
[9] | 刘美君, 陈秋文, 吕金林, 李国庆, 杜盛. 黄土丘陵区辽东栎和刺槐树干径向生长与微变化季节动态特征[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2): 227-237. |
[10] | 陈图强, 徐贵青, 刘深思, 李彦. 干旱胁迫下梭梭水力性状调整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动态[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10): 1407-1421. |
[11] | 李变变, 张凤华, 赵亚光, 孙秉楠. 不同刈割程度对油莎豆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代谢及生物量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1): 101-113. |
[12] | 伍敏, 田雨, 樊大勇, 张祥雪. 干旱胁迫下毛白杨和元宝槭的水力学调控[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9): 1086-1097. |
[13] | 李一丁, 桑清田, 张灏, 刘龙昌, 潘庆民, 王宇, 刘伟, 袁文平. 内蒙古半干旱地区空气和土壤加湿对幼龄樟子松生长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9): 1077-1085. |
[14] | 朱明阳, 林琳, 佘雨龙, 肖城材, 赵通兴, 胡春相, 赵昌佑, 王文礼. 云南轿子山不同海拔急尖长苞冷杉径向生长动态及其低温阈值[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9): 1038-1049. |
[15] | 李肖, PIALUANG Bounthong, 康文辉, 冀晓东, 张海江, 薛治国, 张志强. 近几十年来冀西北山地白桦次生林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8): 919-931.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
Copyright © 2022 版权所有 《植物生态学报》编辑部
地址: 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 邮编: 100093
Tel.: 010-62836134, 62836138; Fax: 010-82599431; E-mail: apes@ibcas.ac.cn, cjpe@ibcas.ac.cn
备案号: 京ICP备16067583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