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科宇 邢森 唐玉 孙佳慧 任世杰 张静 纪宝明. 不同草地型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特征及其驱动因素[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5): 660-674. |
[2] |
徐子怡 金光泽. 阔叶红松林不同菌根类型幼苗细根功能性状的变异与权衡[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5): 612-622. |
[3] |
胡蝶 蒋欣琪 戴志聪 陈戴一 张雨 祁珊珊 杜道林. 丛枝菌根真菌提高入侵杂草南美蟛蜞菊对除草剂的耐受性[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5): 651-659. |
[4] |
曲泽坤, 朱丽琴, 姜琦, 王小红, 姚晓东, 蔡世锋, 罗素珍, 陈光水.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丛枝菌根树种养分觅食策略及其与细根形态间的关系[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4): 416-427. |
[5] |
陈保冬, 付伟, 伍松林, 朱永官. 菌根真菌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作用[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1): 1-20. |
[6] |
任悦, 高广磊, 丁国栋, 张英, 赵珮杉, 柳叶. 不同生长期樟子松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物种组成及其驱动因素[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9): 1298-1309. |
[7] |
孙佳慧, 史海兰, 陈科宇, 纪宝明, 张静. 植物细根功能性状的权衡关系研究进展[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8): 1055-1070. |
[8] |
张中扬, 宋希强, 任明迅, 张哲. 附生维管植物生境营建作用的生态学功能[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7): 895-911. |
[9] |
何斐, 李川, Faisal SHAH, 卢谢敏, 王莹, 王梦, 阮佳, 魏梦琳, 马星光, 王卓, 姜浩. 丛枝菌根菌丝桥介导刺槐-魔芋间碳转运和磷吸收[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6): 782-791. |
[10] |
胡同欣, 李蓓, 李光新, 任玥霄, 丁海磊, 孙龙. 火烧黑碳对生长季兴安落叶松林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6): 792-803. |
[11] |
杨佳绒, 戴冬, 陈俊芳, 吴宪, 刘啸林, 刘宇. 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对植物群落构建和稀有种维持的研究进展[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6): 745-755. |
[12] |
余继梅, 吴福忠, 袁吉, 金遐, 魏舒沅, 袁朝祥, 彭艳, 倪祥银, 岳楷. 全球尺度上凋落物初始酚类含量特征及影响因素[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5): 608-617. |
[13] |
张尧, 陈岚, 王洁莹, 李益, 王俊, 郭垚鑫, 任成杰, 白红英, 孙昊田, 赵发珠. 太白山不同海拔森林根际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2): 275-288. |
[14] |
赵榕江, 陈焘, 董丽佳, 郭辉, 马海鲲, 宋旭, 王明刚, 薛伟, 杨强. 植物-土壤反馈及其在生态学中的研究进展[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10): 1333-1355. |
[15] |
张慧, 曾文静, 龚新桃, 马泽清. 亚热带典型树种根毛特征及其与共生真菌的关系[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1): 88-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