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天翌, 娄安如. 青藏高原东侧白桦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5): 561-568. |
[2] |
张新新, 王茜, 胡颖, 周玮, 陈晓阳, 胡新生. 植物边缘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J]. 植物生态学报, 2019, 43(5): 383-395. |
[3] |
张俪文, 韩广轩. 植物遗传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研究进展[J]. 植物生态学报, 2018, 42(10): 977-989. |
[4] |
肖迪, 王晓洁, 张凯, 何念鹏, 侯继华. 氮添加对山西太岳山天然油松林主要植物叶片性状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16, 40(7): 686-701. |
[5] |
王锦楠, 陈进福, 陈武生, 周新洋, 许东, 李际红, 亓晓. 柴达木地区野生黑果枸杞种群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J]. 植物生态学报, 2015, 39(10): 1003-1011. |
[6] |
张维康, 李贺, 王国宏. 北京西北部山地两个垂直样带内主要植被类型的群落特征[J]. 植物生态学报, 2013, 37(6): 566-570. |
[7] |
梁冬, 毛建丰, 赵伟, 周先清, 袁虎威, 王黎明, 邢芳倩, 王晓茹, 李悦. 高山松及其亲本种群在油松生境下的苗期性状[J]. 植物生态学报, 2013, 37(2): 150-163. |
[8] |
刘军, 姜景民, 邹军, 徐金良, 沈汉, 刁松峰. 中国特有濒危树种毛红椿核心和边缘居群的遗传多样性[J]. 植物生态学报, 2013, 37(1): 52-60. |
[9] |
谭小梅, 周志春, 金国庆, 张一. 马尾松二代无性系种子园子代父本分析及花粉散布[J]. 植物生态学报, 2011, 35(9): 937-945. |
[10] |
李善家, 张有福, 陈拓. 西北油松叶片δ13C特征与环境因子和叶片矿质元素的关系[J]. 植物生态学报, 2011, 35(6): 596-604. |
[11] |
国红, 雷相东, Veronique LETORT, 陆元昌. 基于GreenLab原理构建油松成年树的结构-功能 模型[J]. 植物生态学报, 2011, 35(4): 422-430. |
[12] |
张炜, 罗建勋, 辜云杰, 胡庭兴. 西南地区麻疯树天然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等位酶变异[J]. 植物生态学报, 2011, 35(3): 330-336. |
[13] |
高利霞, 毕润成, 闫明. 山西霍山油松林的物种多度分布格局[J]. 植物生态学报, 2011, 35(12): 1256-1270. |
[14] |
魏源, 王世杰, 刘秀明, 黄天志. 不同喀斯特小生境中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的遗传多样性[J]. 植物生态学报, 2011, 35(10): 1083-1090. |
[15] |
张云红, 侯艳, 娄安如. 华北地区小丛红景天种群的AFLP遗传多样性[J].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34(9): 1084-10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