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江康威 张青青 王亚菲 李宏 丁雨 杨永强 吐尔逊娜依·热依木. 放牧干扰下天山北坡中段植物功能群特征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预发表): 0-0. |
[2] |
张智洋 赵颖慧 甄贞. 1986-2022年松花江流域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动态监测[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预发表): 0-0. |
[3] |
陈以恒 玉素甫江·如素力 阿卜杜热合曼·吾斯曼. 2001-2020年天山新疆段草地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5): 561-576. |
[4] |
张计深, 史新杰, 刘宇诺, 吴阳, 彭守璋. 气候变化下中国潜在自然植被生态系统碳储量动态[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4): 428-444. |
[5] |
盘远方, 潘良浩, 邱思婷, 邱广龙, 苏治南, 史小芳, 范航清. 中国沿海红树林树高变异与环境适应机制[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4): 483-495. |
[6] |
吴茹茹, 刘美珍, 谷仙, 常馨月, 郭立月, 蒋高明, 祁如意. 气候变化对巨柏适宜生境分布的潜在影响和预测[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4): 445-458. |
[7] |
王复标, 叶子飘. 植物电子传递速率光响应模型的研究进展[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3): 287-305. |
[8] |
祖姆热提•于苏甫江, 董正武, 成鹏, 叶茂, 刘隋赟昊, 李生宇, 赵晓英. 多枝柽柳水分利用策略对沙堆堆积过程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1): 113-126. |
[9] |
吴瀚, 白洁, 李均力, 古丽•加帕尔, 包安明. 新疆地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1): 41-55. |
[10] |
李伟斌, 张红霞, 张玉书, 陈妮娜. 昼夜不对称增温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碳汇能力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9): 1225-1233. |
[11] |
李安艳, 黄先飞, 田源斌, 董继兴, 郑菲菲, 夏品华. 贵州草海草-藻型稳态转换过程中叶绿素a的变化及其影响因子[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8): 1171-1181. |
[12] |
陈雪萍, 赵学勇, 张晶, 王瑞雄, 卢建男.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科尔沁沙地植被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8): 1082-1093. |
[13] |
钟姣, 姜超, 刘世荣, 龙文兴, 孙建新. 海南长臂猿食源植物的潜在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4): 491-505. |
[14] |
缪丽娟, 张宇阳, 揣小伟, 包刚, 何昱, 朱敬雯. 亚洲旱区草地NDV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滞后效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10): 1375-1385. |
[15] |
朱玉英, 张华敏, 丁明军, 余紫萍. 青藏高原植被绿度变化及其对干湿变化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1): 51-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