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秦斐斐, 唐朝辉, 司彤, 慈敦伟
收稿日期:2025-07-11
修回日期:2025-08-20
基金资助:
Received:2025-07-11
Revised:2025-08-20
Supported by:摘要: 【目的】盐碱地是解决我国耕地紧缺的重要现实和潜在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盐碱地资源,实现盐碱地花生绿色高效种植是当前保障花生生产的迫切需求。在盐碱胁迫生境下,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能够有效发挥宿主植物在盐碱土壤中的生产潜力,提高植物耐盐性。尽管AMF提高盐胁迫下花生耐盐性已得到证实,但有关盐碱耐受型和敏感型花生的生长发育对AMF的响应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以盐碱地土壤改良重大需求为导向,分析盐碱地不同耐盐程度花生生长发育和根际土壤环境对AMF的响应机制,为AMF在盐碱地花生高效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耐盐花生品种HY25和盐敏感品种HY22为试验材料,在非盐碱地和盐碱地2种土壤环境下设置AMF花生种子包衣处理。【主要结果】在2种土壤环境下盐耐受型花生和敏感型花生的生长发育和根际土壤特性对AMF的响应机制不同。2种土壤环境下,AMF改善耐盐型HY25地上部植株农艺性状,优化光合参数,显著增加荚果产量及其构成因素;AMF虽对非盐碱地上盐敏感型HY22地上部农艺性状有部分抑制作用,但能增强叶片光合性能,提高荚果产量和品质。2个品种根系的生长发育对AMF的响应差异显著:1)在非盐碱地上,AMF对HY25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始于花针期,且促进效果持续至成熟期;在盐碱环境下AMF主要增加荚果期HY25的根系总长、总表面积和总体积;2)HY22根系对AMF的接种更为敏感,2种土壤环境下,AMF对花针期和/或荚果期根系均有抑制作用,且盐碱环境下抑制作用>非盐碱地。AMF对根际土壤特性的影响表现为:1)2种土壤环境下,2个品种的土壤有效磷显著增加;2)盐碱环境下,显著增加2个品种根际土壤CAT、磷酸酶、蔗糖酶活性;3)在非盐碱地上,对HY22根际土壤酶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相较于盐敏感型花生,盐耐受型花生可能是AMF更为高效的共生品种,AMF能更好的促进其生长发育,且在盐碱环境下AMF更能有效的发挥其微生物调控的协同作用。
秦斐斐, 唐朝辉, 司彤, 慈敦伟. 盐碱耐受型和敏感型花生生长发育及根际土壤特性对丛枝菌根真菌的响应. . DOI: 10.17521/cjpe.2025.0260
| [1] | 王梦雪, 胡明艳, 储诚进, 陈阳, 罗文启, 马子龙. 亚热带森林不同菌根真菌树种叶片和细根的C、N、P化学计量特征[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50(化学计量与功能性状): 1-. |
| [2] | 张斌, 张浩成, 乔天, 吕治兵, 许亚男, 李雪芹, 原向阳, 冯美臣, 张美俊.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干旱胁迫燕麦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及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7): 1082-1095. |
| [3] | 欧阳子龙, 贾湘璐, 石景忠, 滕维超, 刘秀. 生长调节剂对低温胁迫及复温下红海榄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4): 638-652. |
| [4] | 闫小莉, 刘贵梅, 李小玉, 江宇翔, 全小强, 王燕茹, 曲鲁平, 汤行昊. 不同氮添加水平和铵硝态氮配比环境下木荷幼苗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4): 624-637. |
| [5] | 马录花, 孟宪超, 王贵强, 马子峰, 李以康, 李月梅, 周华坤, 张法伟, 林丽. 藓类结皮接种对三江源高寒草甸土壤性状和微生物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1): 173-188. |
| [6] | 李天琦, 曹继容, 柳小妮, 田思惠, 兰波兰, 邱颖, 薛建国, 张倩, 褚建民, 张淑敏, 黄建辉, 李凌浩, 王其兵. 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酶化学计量与限制性养分对放牧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1): 19-29. |
| [7] | 龙吉兰, 蒋铮, 刘定琴, 缪宇轩, 周灵燕, 冯颖, 裴佳宁, 刘瑞强, 周旭辉, 伏玉玲. 干旱下植物根系分泌物及其介导的根际激发效应研究进展[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7): 817-827. |
| [8] | 刘瑶, 钟全林, 徐朝斌, 程栋梁, 郑跃芳, 邹宇星, 张雪, 郑新杰, 周云若. 不同大小刨花楠细根功能性状与根际微环境关系[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6): 744-759. |
| [9] | 陈科宇, 邢森, 唐玉, 孙佳慧, 任世杰, 张静, 纪宝明. 不同草地类型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特征及其驱动因素[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5): 660-674. |
| [10] | 胡蝶, 蒋欣琪, 戴志聪, 陈戴一, 张雨, 祁珊珊, 杜道林. 丛枝菌根真菌提高入侵杂草南美蟛蜞菊对除草剂的耐受性[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5): 651-659. |
| [11] | 范宏坤, 曾涛, 金光泽, 刘志理. 小兴安岭不同生长型阔叶植物叶性状变异及权衡[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3): 364-376. |
| [12] | 吴君梅, 曾泉鑫, 梅孔灿, 林惠瑛, 谢欢, 刘苑苑, 徐建国, 陈岳民. 土壤磷有效性调控亚热带森林土壤酶活性和酶化学计量对凋落叶输入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2): 242-253. |
| [13] | 王妮, 李朝娜, 郑旭理, 姜思成, 杨海芸. 花叶矢竹叶片色素合成和光合特性[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11): 1536-1546. |
| [14] | 陈保冬, 付伟, 伍松林, 朱永官. 菌根真菌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作用[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1): 1-20. |
| [15] | 何斐, 李川, Faisal SHAH, 卢谢敏, 王莹, 王梦, 阮佳, 魏梦琳, 马星光, 王卓, 姜浩. 丛枝菌根菌丝桥介导刺槐-魔芋间碳转运和磷吸收[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6): 782-791. |
| 阅读次数 | ||||||
|
全文 |
|
|||||
|
摘要 |
|
|||||
Copyright © 2022 版权所有 《植物生态学报》编辑部
地址: 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 邮编: 100093
Tel.: 010-62836134, 62836138; Fax: 010-82599431; E-mail: apes@ibcas.ac.cn, cjpe@ibcas.ac.cn
备案号: 京ICP备16067583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