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茹茹, 刘美珍, 谷仙, 常馨月, 郭立月, 蒋高明, 祁如意. 气候变化对巨柏适宜生境分布的潜在影响和预测[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4): 445-458. |
[2] |
郭敏, 罗林, 梁进, 王彦杰, 赵春章. 冻融变化对西南亚高山森林优势种云杉和华西箭竹根区土壤理化性质与酶活性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6): 882-894. |
[3] |
陈奕竹, 郎伟光, 陈效逑. 中国北方树木秋季物候的过程模拟及其区域分异归因[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7): 753-765. |
[4] |
魏春雪, 杨璐, 汪金松, 杨家明, 史嘉炜, 田大栓, 周青平, 牛书丽. 实验增温对陆地生态系统根系生物量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1, 45(11): 1203-1212. |
[5] |
闫涵, 张云玲, 马松梅, 王春成, 张丹. 黑果枸杞在新疆的适宜分布模拟与局部环境适应性分化[J]. 植物生态学报, 2021, 45(11): 1221-1230. |
[6] |
李鑫豪, 田文东, 李润东, 靳川, 蒋燕, 郝少荣, 贾昕, 田赟, 查天山. 北京松山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水热通量对环境因子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1, 45(11): 1191-1202. |
[7] |
朱彪, 陈迎. 陆地生态系统野外增温控制实验的技术与方法[J]. 植物生态学报, 2020, 44(4): 330-339. |
[8] |
李旭, 吴婷, 程严, 谭钠丹, 蒋芬, 刘世忠, 褚国伟, 孟泽, 刘菊秀.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4个树种对增温的生理生态适应能力比较[J]. 植物生态学报, 2020, 44(12): 1203-1214. |
[9] |
刘校铭, 杨晓芳, 王璇, 张守仁.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辽东栎和五角枫生长和光合生理生态特征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19, 43(3): 197-207. |
[10] |
闫鹏飞, 展鹏飞, 肖德荣, 王燚, 余瑞, 刘振亚, 王行. 模拟增温及分解界面对茭草凋落物分解速率及叶际微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19, 43(2): 107-118. |
[11] |
宋小艳, 王根绪, 冉飞, 杨燕, 张莉, 肖瑶. 东北大兴安岭演替初期泰加林灌草层典型植物开花物候与生长对模拟暖干化气候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18, 42(5): 539-549. |
[12] |
刘晓, 戚超, 闫艺兰, 袁国富. 不同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指标在黄土高原半干旱草地应用的适宜性评价[J]. 植物生态学报, 2017, 41(5): 497-505. |
[13] |
王芑丹, 杨温馨, 黄洁钰, 徐昆, 王佩. 灌丛化的蒸散耗水效应数值模拟研究——以内蒙古灌丛化草原为例[J]. 植物生态学报, 2017, 41(3): 348-358. |
[14] |
管超, 张鹏, 李新荣. 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生物结皮土壤呼吸对水热因子变化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17, 41(3): 301-310. |
[15] |
陈定帅, 董正武, 高磊, 陈效民, 彭新华, 司炳成, 赵英. 不同降水条件下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和盐蒿的水分利用动态[J]. 植物生态学报, 2017, 41(12): 1262-12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