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时君范1,代莹2,郝珉辉3,范春雨3,赵秀海4,张春雨3
收稿日期:
2024-11-20
修回日期:
2025-02-19
发布日期:
2025-04-09
Jun-Fan SHI1,Ying DAI2,Min-Hui HAO3,Chun-Yu FAN3,Xiu-Hai ZHAO4,Chun-Yu ZHANG4
Received:
2024-11-20
Revised:
2025-02-19
摘要: 摘 要 【目的】探讨森林群落中不同树木个体固碳速率与其大小的关系,能够为理解树木生长本质及提升温带森林碳汇功能提供科学理论支持。【方法】基于东北不同区域温带针阔混交林中12.5万株活立木的固定监测数据,分析了树木固碳速率与树木大小之间关系,将各区域树种根据其生活型和更新方式划分为四个树种组:(1)胸径呈L形分布的林下层树种(UNL);(2)胸径呈L形分布的亚冠层树种(SUL);(3)胸径呈钟形分布的亚冠层树种(SUB);(4)胸径呈钟形分布的冠层树种(CAB)。利用偏相关性分析量化了树木大小、邻域竞争和物种多样性对单木固碳速率的影响。【主要结果】固碳速率随树木大小的增加而增大。不同树种组固碳速率随树木大小的变化趋势相似,但增长速率存在差异,CAB组增长速率最快,UNL组最慢。树木大小是固碳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固碳速率显著正相关(p < 0.001)。邻域竞争和物种多样性对固碳速率的影响在不同树种组中有所不同,通常呈显著性负相关(p < 0.001)。【结论】研究结果揭示了温带针阔混交林树木固碳速率的影响因素,强调了大径级个体的重要固碳作用,对树木固碳速率的本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森林可持续经营及碳汇功能恢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时君范 代莹 郝珉辉 范春雨 赵秀海 张春雨. 东北温带针阔混交林固碳速率与树木大小的关系. 植物生态学报. DOI: 10.17521/cjpe.2024.0418
Jun-Fan SHI Ying DAI Min-Hui HAO Chun-Yu FAN Xiu-Hai ZHAO Chun-Yu ZHANG.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bon sequestration rate and tree size in temperate coniferous and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 in Northeast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DOI: 10.17521/cjpe.2024.0418
[1] | 郝毅晴, 刘伟, 杨阳, 安冰儿, 范冰, 李超, 崔久辉, 程延彬, 孙佳美, 潘庆民. 有机肥和无机肥对退化草原羊草种群密度和个体生物量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1): 148-158. |
[2] | 马东峰, 贾存智, 王学朋, 赵鹏鹏, 胡小文. 甘南高寒退化草甸多物种组配的修复效果评估[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1): 93-102. |
[3] | 牛一迪, 蔡体久. 大兴安岭北部次生林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及其影响因子[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3): 349-363. |
[4] | 李娜, 唐士明, 郭建英, 田茹, 王姗, 胡冰, 罗永红, 徐柱文. 放牧对内蒙古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影响的meta分析[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9): 1256-1269. |
[5] | 杨鑫, 任明迅. 环南海区域红树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8): 1105-1115. |
[6] | 于笑, 纪若璇, 任天梦, 夏新莉, 尹伟伦, 刘超. 中国北方蒙古莸群落的分布、特征和分类[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8): 1182-1192. |
[7] | 朱华, 谭运洪. 中国热带雨林的群落特征、研究现状及问题[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4): 447-468. |
[8] | 杨元合, 张典业, 魏斌, 刘洋, 冯雪徽, 毛超, 徐玮婕, 贺美, 王璐, 郑志虎, 王媛媛, 陈蕾伊, 彭云峰. 草地群落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对氮输入的非线性响应及其机制[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1): 1-24. |
[9] | 董六文, 任正炜, 张蕊, 谢晨笛, 周小龙. 功能多样性比物种多样性更好解释氮添加对高寒草地生物量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8): 871-881. |
[10] | 曾凯娜, 孙浩然, 申益春, 任明迅. 海南羊山湿地的传粉网络及其季节动态[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7): 775-784. |
[11] | 彭鑫, 金光泽. 植物特性和环境因子对阔叶红松林暗多样性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6): 656-666. |
[12] | 陈丽, 田新民, 任正炜, 董六文, 谢晨笛, 周小龙. 养分添加对天山高寒草地植物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3): 280-289. |
[13] | 张义, 程杰, 苏纪帅, 程积民. 长期封育演替下典型草原植物群落生产力与多样性关系[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2): 176-187. |
[14] | 郝建锋, 周润惠, 姚小兰, 喻静, 陈聪琳, 向琳, 王姚瑶, 苏天成, 齐锦秋. 二代野猪放牧对夹金山针阔混交林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2): 197-207. |
[15] | 宋语涵, 张鹏, 金光泽. 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阶段灌木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植物生态学报, 2021, 45(9): 952-960.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
Copyright © 2022 版权所有 《植物生态学报》编辑部
地址: 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 邮编: 100093
Tel.: 010-62836134, 62836138; Fax: 010-82599431; E-mail: apes@ibcas.ac.cn, cjpe@ibcas.ac.cn
备案号: 京ICP备16067583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