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影1,李疆枫2,吴佳琪2,王艺帆2,尹清琳2,王静2
收稿日期:
2024-12-05
修回日期:
2025-03-08
发布日期:
2025-03-21
Ying Liu1,Jiangfeng Li2,Jiaqi Wu3,Yifan Wang4,Qinglin Yin4,Jing Wang4
Received:
2024-12-05
Revised:
2025-03-08
摘要: 草地植物根系和菌根真菌是土壤有机碳的重要来源,对土壤碳氮组分的形成和周转起重要作用。受气候变化影响,全球干旱事件频发,然而干旱如何调控根系和菌根真菌对不同组分土壤碳氮的影响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室内盆栽种植草地植物糙隐子草,盆内设置根袋和菌根袋,用以区分根系和菌根真菌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对土壤碳氮的影响,同时在植物生长期内进行对照和干旱处理。在植物生长64天后进行收获,测定土壤无机氮含量、植物生物量及碳氮含量、根袋和菌根袋中土壤有机质及其组分的碳氮含量、微生物群落组成等。结果显示与无根系参与的菌根袋相比,根袋中根系分布使土壤有机碳及颗粒态有机碳含量显著提高17.5%和55.8%,矿物结合态有机质氮含量显著提高10.1%。干旱处理提高土壤无机氮含量、降低植物生物量、对根袋中土壤有机质及其组分的碳氮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菌根袋中颗粒态有机碳含量。干旱处理未显著改变根袋中微生物生物量,但使菌根袋中的微生物生物量呈上升趋势,且菌根袋中颗粒态有机质碳含量与菌根真菌量及微生物总量呈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过程中根系主要影响土壤中颗粒态有机碳含量,菌根真菌主要影响矿物结合态有机质氮含量,短期干旱会降低菌根真菌参与的土壤颗粒态有机碳含量,未来研究应更加关注全球变化在长时间尺度上如何影响草地植物根系和菌根真菌对土壤有机质及其组分的影响。
刘影 李疆枫 吴佳琪 王艺帆 尹清琳 王静. 干旱下草地植物糙隐子草根系和菌根真菌对土壤碳氮的影响. 植物生态学报. DOI: 10.17521/cjpe.2024.0439
Ying Liu Jiangfeng Li Jiaqi Wu Yifan Wang Qinglin Yin Jing Wang. Effects of the root and mycorrhizal fungi of Cleistogenes squarrosa on soil carbon and nitrogen under drought conditions.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DOI: 10.17521/cjpe.2024.0439
[1] | 刘柯言 韩璐 宋午椰 张初蕊 胡旭 许行 陈立欣. 基于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探测干旱对黄土高原植被光合稳定性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预发表): 1-0. |
[2] | 王堃莹 邱贵福 刘子赫 孟君 刘宇轩 贾国栋. 气候变化对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生长和内在水分利用效率的调节[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2): 343-355. |
[3] | 邵畅畅 段洪浪 赵熙州 丁贵杰. 树木干旱死亡点预测及致死生理机制研究进展[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2): 221-231. |
[4] | 吴风燕, 吴永胜, 陈晓涵, 冯骥, 卢丽媛, 查斯娜, 王超宇, 孟元发, 尹强. 鄂尔多斯高原3种固沙灌木水分利用效率的时空变化特征[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9): 1180-1191. |
[5] | 王音, 同小娟, 张劲松, 李俊, 孟平, 刘沛荣, 张静茹. 干旱对栓皮栎人工林碳水通量及其耦合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9): 1157-1171. |
[6] | 马煦晗, 黄菊莹, 余海龙, 韩翠, 李冰. 降水量变化及氮添加下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及其易分解组分研究[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8): 1065-1077. |
[7] | 张鹏, 焦亮, 薛儒鸿, 魏梦圆, 杜达石, 吴璇, 王旭鸽, 李倩. 干旱强度影响祁连山西段不同海拔青海云杉的生长恢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8): 977-987. |
[8] | 龙吉兰, 蒋铮, 刘定琴, 缪宇轩, 周灵燕, 冯颖, 裴佳宁, 刘瑞强, 周旭辉, 伏玉玲. 干旱下植物根系分泌物及其介导的根际激发效应研究进展[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7): 817-827. |
[9] | 陈科宇, 邢森, 唐玉, 孙佳慧, 任世杰, 张静, 纪宝明. 不同草地类型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特征及其驱动因素[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5): 660-674. |
[10] | 徐子怡, 金光泽. 阔叶红松林不同菌根类型幼苗细根功能性状的变异与权衡[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5): 612-622. |
[11] | 白皓然, 侯盟, 刘艳杰. 少花蒺藜草入侵与干旱对羊草群落生产力的影响机制[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5): 577-589. |
[12] | 胡蝶, 蒋欣琪, 戴志聪, 陈戴一, 张雨, 祁珊珊, 杜道林. 丛枝菌根真菌提高入侵杂草南美蟛蜞菊对除草剂的耐受性[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5): 651-659. |
[13] | 黄砺成, 莫兴国. 海河流域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对气象干旱的响应与弹性[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10): 1256-1273. |
[14] | 韩路, 冯宇, 李沅楷, 王雨晴, 王海珍. 地下水埋深对灰胡杨叶片与土壤养分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内稳态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1): 92-102. |
[15] | 吴瀚, 白洁, 李均力, 古丽•加帕尔, 包安明. 新疆地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1): 41-55.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
Copyright © 2022 版权所有 《植物生态学报》编辑部
地址: 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 邮编: 100093
Tel.: 010-62836134, 62836138; Fax: 010-82599431; E-mail: apes@ibcas.ac.cn, cjpe@ibcas.ac.cn
备案号: 京ICP备16067583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