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俞庆水 倪晓凤 吉成均 朱江玲 唐志尧 方精云. 10年氮磷添加对海南尖峰岭两种热带雨林优势植物叶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预发表): 0-0. |
[2] |
王袼, 胡姝娅, 李阳, 陈晓鹏, 李红玉, 董宽虎, 何念鹏, 王常慧. 不同类型草原土壤净氮矿化速率的温度敏感性[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4): 523-533. |
[3] |
杜婷, 陈玉莲, 毕境徽, 杨玉婷, 张丽, 游成铭, 谭波, 徐振锋, 王丽霞, 刘思凝, 李晗. 林窗对川西亚高山凋落叶总酚和缩合单宁损失动态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5): 660-671. |
[4] |
李肖, PIALUANG Bounthong, 康文辉, 冀晓东, 张海江, 薛治国, 张志强. 近几十年来冀西北山地白桦次生林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8): 919-931. |
[5] |
马和平, 王瑞红, 屈兴乐, 袁敏, 慕金勇, 李金航. 不同生境对藏东南地面生苔藓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5): 552-560. |
[6] |
江蓝, 魏晨思, 何中声, 朱静, 邢聪, 王雪琳, 刘金福, 沈彩霞, 施友文. 格氏栲天然林林窗植物群落功能性状的变异[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3): 267-279. |
[7] |
赵阳, 栾军伟, 王一, 杨怀, 刘世荣. 模拟干旱和磷添加对热带低地雨林氮矿化过程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1): 102-113. |
[8] |
高德才, 白娥. 冻融循环期间土壤氧化亚氮排放影响因素[J]. 植物生态学报, 2021, 45(9): 1006-1023. |
[9] |
徐小惠, 刁华杰, 覃楚仪, 郝杰, 申颜, 董宽虎, 王常慧. 华北盐渍化草地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对不同水平氮添加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1, 45(1): 85-95. |
[10] |
胡宗达, 刘世荣, 罗明霞, 胡璟, 刘兴良, 李亚非, 余昊, 欧定华. 川西亚高山不同演替阶段天然次生林土壤碳氮含量及酶活性特征[J]. 植物生态学报, 2020, 44(9): 973-985. |
[11] |
扈明媛, 袁野, 戴晓琴, 付晓莉, 寇亮, 王辉民. 亚热带人工林乔灌草根际土壤氮矿化特征[J]. 植物生态学报, 2020, 44(12): 1285-1295. |
[12] |
罗斯生, 罗碧珍, 魏书精, 胡海清, 李小川, 吴泽鹏, 王振师, 周宇飞, 钟映霞. 中度强度森林火灾对马尾松次生林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0, 44(10): 1073-1086. |
[13] |
李阳, 徐小惠, 孙伟, 申颜, 任婷婷, 黄建辉, 王常慧. 不同形态和水平的氮添加对内蒙古草甸草原土壤净氮矿化潜力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19, 43(2): 174-184. |
[14] |
牟静, 宾振钧, 李秋霞, 卜海燕, 张仁懿, 徐当会. 氮硅添加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氮矿化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19, 43(1): 77-84. |
[15] |
魏翠翠, 刘小飞, 林成芳, 李先锋, 李艳, 郑裕雄. 凋落物输入改变对亚热带两种米槠次生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18, 42(6): 692-7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