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建 王焓. 森林径级结构研究:从统计描述到理论演绎[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预发表): 0-0. |
[2] |
付粱晨, 丁宗巨, 唐茂, 曾辉, 朱彪. 北京东灵山白桦和蒙古栎的根际效应及其季节动态[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4): 508-522. |
[3] |
杨安娜, 李曾燕, 牟凌, 杨柏钰, 赛碧乐, 张立, 张增可, 王万胜, 杜运才, 由文辉, 阎恩荣. 上海大金山岛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细菌群落的变异[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3): 377-389. |
[4] |
张慧玲, 张耀艺, 彭清清, 杨静, 倪祥银, 吴福忠. 中亚热带同质园不同生活型树种微量元素重吸收效率的差异[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7): 978-987. |
[5] |
张中扬, 宋希强, 任明迅, 张哲. 附生维管植物生境营建作用的生态学功能[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7): 895-911. |
[6] |
赖硕钿, 吴福忠, 吴秋霞, 朱晶晶, 倪祥银. 雪被去除减缓岷江冷杉凋落叶易分解碳释放[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5): 672-686. |
[7] |
张尧, 陈岚, 王洁莹, 李益, 王俊, 郭垚鑫, 任成杰, 白红英, 孙昊田, 赵发珠. 太白山不同海拔森林根际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2): 275-288. |
[8] |
万春燕, 余俊瑞, 朱师丹. 喀斯特与非喀斯特森林乔木叶性状及其相关性网络的差异[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10): 1386-1397. |
[9] |
郝晴, 黄昌. 森林地上生物量遥感估算研究综述[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10): 1356-1374. |
[10] |
党宏忠, 张学利, 韩辉, 石长春, 葛玉祥, 马全林, 陈帅, 刘春颖. 樟子松固沙林林水关系研究进展及对营林实践的指导[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9): 971-983. |
[11] |
董涵君, 王兴昌, 苑丹阳, 柳荻, 刘玉龙, 桑英, 王晓春. 温带不同材性树种树干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径向分配差异[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6): 722-734. |
[12] |
刘谣, 焦泽彬, 谭波, 李晗, 王丽霞, 刘思凝, 游成铭, 徐振锋, 张丽. 川西亚高山森林凋落物去除对土壤腐殖质动态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3): 330-339. |
[13] |
于海英, 杨莉琳, 付素静, 张志敏, 姚琦馥. 暖温带森林木本植物展叶始期对低温和热量累积变化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12): 1573-1584. |
[14] |
周楷玲, 赵玉金, 白永飞. 基于Sentinel-2A数据的东北森林植物多样性监测方法研究[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10): 1251-1267. |
[15] |
刘超, 李平, 武运涛, 潘胜难, 贾舟, 刘玲莉. 一种基于数码相机图像和群落冠层结构调查的草地地上生物量估算方法[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10): 1280-12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