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2008年, 第2期
    刊出日期:2008-03-30
      
    专辑名称: 森林生物多样性动态监测专题
    专辑责编: 马克平
    编辑之窗
    大型固定样地:森林生物多样性定位研究的平台
    马克平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32(2):  237-237.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08.02.001
    摘要 ( 2605 )   全文 ( 8 )   PDF (46KB) ( 1345 )   知识图谱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文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样地(CBS):群落组成与结构
    郝占庆, 李步杭, 张健, 王绪高, 叶吉, 姚晓琳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32(2):  238-250.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08.02.002
    摘要 ( 4302 )   全文 ( 28 )   PDF (2379KB) ( 2138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地带性植被,长白山区是阔叶红松林的核心分布区。参照巴拿马Barro Colorado Island (BCI) 50 hm2 热带雨林样地的技术规范,于2004年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阔叶红松林内建立了一块25 hm2的固定样地(简称CBS),这是目前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中国森林多样性动态研究网络中最北端的一块,也是全球温带地区最大的一块森林样地。2004年夏的第一次调查结果表明,样地内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有52种,隶属于18科32属。总的独立个体数为38 902,包括分枝的总个体数为59 121。植物组成上属典型的长白山植物区系,同时混有一些亚热带和亚寒带成分。群落优势种明显,个体数最多的前3个种的个体数占到总个体数的60%,前14个种占到95%,而其余38个种只占到5%。从物种多度、胸高断面积、平均胸径和重要值来看,群落成层现象显著,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种。主要树种的径级结构近似于正态分布或双峰分布,而次林层和林下层树种则表现出倒 “J" 形或 “L"形。红松、紫椴(Tilia amurensis)、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色木槭(Acer mono)和春榆(Ulmus japonica)几个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随物种、径级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分布格局,其它一些树种的分布格局也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异质性。

    长白山次生杨桦林样地: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
    郝占庆, 张健, 李步杭, 叶吉, 王绪高, 姚晓琳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32(2):  251-261.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08.02.003
    摘要 ( 3404 )   全文 ( 10 )   PDF (2274KB) ( 1505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长白山次生杨桦林是该地区阔叶红松林经皆伐和火烧等破坏后恢复形成的主要次生林类型之一,是阔叶红松林次生演替系列中的重要阶段。参照巴拿马巴洛科罗拉多岛(Barro Colorado Island, BCI)50 hm2 热带雨林样地的技术规范,于2005年在长白山北坡的自然保护区内建立了一块5 hm2的次生杨桦林长期监测样地,对样地内所有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进行了详细的定位调查。对样地的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的分析表明:次生杨桦林样地物种组成丰富,共包括16科28属44种;区系特征明显,北温带成分占主要部分;样地内被监测的树木个体数为20 101,不包括分枝的独立个体数为16 565;优势树种明显,从个体数、平均胸径、胸高断面积和重要值等分析来看,演替先锋树种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和山杨(Populus davidiana)在群落中占有绝对优势地位,但从径级结构来看,它们的更新却非常差,随着演替的进展,这些先锋树种将逐渐走向衰亡;阔叶红松林中的主要树种如红松(Pinus koraiensis)和紫椴(Tilia amurensis) 等已经在次生杨桦林中占有了一定的比例,林下更新良好,逐渐进入林冠层并最终取代杨桦等成为该森林的优势种;从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来看,演替先锋树种和阔叶红松林中的主要树种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聚集性分布格局,而其它的小乔木和灌木树种则表现出明显的聚集性分布格局,但与地形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结论还需要进一步分析。

    古田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群落组成与结构
    祝燕, 赵谷风, 张俪文, 沈国春, 米湘成, 任海保, 于明坚, 陈建华, 陈声文, 方腾, 马克平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32(2):  262-273.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08.02.004
    摘要 ( 4095 )   全文 ( 40 )   PDF (2581KB) ( 2509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世界上主要植被类型之一,集中分布于我国,其中以中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最为典型。为了更好地研究常绿阔叶林森林生物多样性维持机理,按照CTFS(Centre for Tropical Forest Science)样地建设的标准,于2004年11月~2005年9月在浙江开化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常绿阔叶林24 hm2永久样地。该文对样地内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进行了统计,初步分析了古田山森林样地(Gutianshan (GTS) forest plot)的群落组成与空间结构。群落的区系类型以热带成分比较多,在属的水平上53个是热带分布,44个是温带分布。共有159种,隶属于49科103属,总计140 700株,以常绿树种为主(91个物种,占总优势度的90.6%,重要值为85.6%,占样地总个体数的85.9%);样地群落有明显的优势物种和大量稀有种(Rare species,每hm2个体数小于1)。甜槠(Castanopsis eyrei)、木荷(Schima superba)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在群落中占有主要优势;稀有种占总物种数的37.1%(59/159);具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和热带雨林的相关特征,较好地代表了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垂直结构由林冠层(63个种)、亚乔木层(70个种)和灌木层(26个种)组成。样地所有木本植物物种总径级分布呈倒“J"形,群落更新良好。几个优势种空间分布随着径级增大,聚集程度降低;并且它们的分布表现出与生境紧密关联,不同的物种表现出对生境不同的偏好。该文最后系统地比较了大样地方法与传统取样方法。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0公顷样地群落特征研究
    叶万辉, 曹洪麟, 黄忠良, 练琚愉, 王志高, 李林, 魏识广, 王章明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32(2):  274-286.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08.02.005
    摘要 ( 4299 )   全文 ( 30 )   PDF (2702KB) ( 2108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北回归线附近保存较完好的地带性植被,是在南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候条件下发育的植被类型,具有热带向亚热带的过渡性质,群落结构相对复杂,组成种类相对丰富。参照巴拿马巴洛科罗拉多岛(Barro Colorado Island, BCI) 50 hm2热带雨林样地的技术规范,采用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的统一调查研究方法,于2005年在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建立了20 hm2 固定监测样地,调查并鉴定了样方内胸径(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BH)大于1 cm的木本植物。首次调查结果表明,群落内共有木本植物210种,71 617个活的个体,分属于56科119属。从乔木区系的组成及其特点可以看出,其南亚热带的区系成分占绝对优势,并呈现出由亚热带向热带过渡的趋势。群落垂直结构复杂,地上成层现象较明显,乔木可分为3层,其中重要值最大的锥(Castanopsis chinensis)、木荷(Schima superba)和黄杞(Engelhardtia roxburghiana)均是乔木上层的优势种;中层是群落的主要层,由厚壳桂(Cryptocarya chinensis)、黄叶树(Xanthophyllum hainanense)和华润楠(Machilus chinensis)等中生和耐阴树种组成;下层成分较复杂,物种多样性高,不同地段的物种组成差异较大。样地内物种十分丰富,种-面积曲线拟合显示其物种数量接近于BCI。稀有种比例极高,有110种,占总物种数的52.38%,其中有45%的稀有种源于物种本身的特性,有20%源于区系交汇,人为或自然干扰造成的稀有种占30%以上。样地中所有个体的径级分布(以1 cm等级排列)明显呈倒“J"形,表示群落稳定与正常生长状态。根据对优势种径级结构的分布分析,将各树种的径级结构归纳为4种类型:1)峰型(中径级个体储备型),此类物种为乔木上层优势种;2)倒“J"型 (正常型),此类物种为乔木中层的优势种;3)类倒“J"型(偏正常型),此类物种占据乔木的中、下层;4)“L”型(灌木型),此类物种分布于乔木下层和灌木层。点格局分析得出优势种在各个层上的绝大部分尺度都是聚集分布的,而不同径级的空间分布随物种的不同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点格局显示了优势种在相同径级的分布(特别是DBH=10~40 cm)具有一定的空间互补性。对大径级(DBH>40 cm)的504个个体进行空间分布格局分析,结果表明,所有这些个体随机分布于整个样地,但不同的物种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的规律。

    西双版纳热带森林动态监测样地——树种组成与空间分布格局
    兰国玉, 胡跃华, 曹敏, 朱华, 王洪, 周仕顺, 邓晓保, 崔景云, 黄建国, 刘林云, 许海龙, 宋军平, 何有才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32(2):  287-298.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08.02.006
    摘要 ( 4134 )   全文 ( 35 )   PDF (2318KB) ( 1179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西双版纳也被公认为国际上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之一。2007年,在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加拿大Alberta大学和中国台湾东海大学等相关单位的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和西双版纳州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补蚌村的望天树(Shorea wantianshuea)林中建立了一块面积为20 hm2的热带森林动态监测样地,该样地是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动态监测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建设技术是按照美国史密森热带研究所的热带森林研究中心(Center for Tropical Forest Science, CTFS) 1980年在巴拿马Barro Colorado Island建立50 hm2样地的技术规范进行的。我们逐一测量并记录了样地中所有树干胸径大于1 cm树木的胸围,并对其挂牌标记、鉴定种名和确定坐标位置。并应用Ripley's L-Function分析了样地内4种上层优势种和12个稀有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样地内共含有胸径 ≥ 1 cm的乔木95 834株,其中已经鉴定的有95 498株,占总个体数的99.65%;有乔木种类468种,隶属于213个属和70个科;另外有336个个体没有鉴定出来,仅占总个体数的0.35%。上层乔木中的望天树重要值排名第2,但具有最大的胸高断面积;中、下层的假海桐(Pittosporopsis kerrii)个体数最多,占样地内已鉴定乔木个体总数的21.90%。样地内4个上层优势种的小径阶个体数量较多,而大径阶个体数量较少,径阶分布呈倒“J”型,因此这4个种群可以维持自我更新。在分布格局上,样地内的4个上层优势树种的幼树和中龄树以聚集分布为主,而成年树则以随机分布为主。另外,大多数稀有物种也表现出聚集分布的格局。

    美国东部杜克森林长期定位研究综述
    奚为民, PEET Robert K.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32(2):  299-318.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08.02.007
    摘要 ( 3282 )   全文 ( 7 )   PDF (5503KB) ( 1190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该文比较系统地综述了美国东部杜克森林76年来植物种类变化、种群动态和森林演替研究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该森林内永久性森林样地的设置和调查规范,以及最近10年来利用永久样地数据进行树木空间格局和自然干扰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将杜克森林永久样地监测规范和数据管理方法与目前主要的森林监测网络进行了一定的比较,旨在对目前国际上蓬勃开展的长期定位植物多样性监测和空间格局研究有所启示和帮助。

    近22年来西北不同类型植被NDVI变化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郭铌, 朱燕君, 王介民, 邓朝平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32(2):  319-327.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08.02.008
    摘要 ( 3883 )   全文 ( 14 )   PDF (2292KB) ( 1544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不同类型植被的影响,利用NASA GIMMS 1982~2003年逐月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数据集和西北地区138个气象站点同期的气温和降水资料,计算了各站22年月平均气温和降水与NDVI的相关系数。同时,选西北地区森林、草原、绿洲和雨养农业4类有代表性的植被类型为研究区,对各类植被NDVI与气温和降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无植被的戈壁沙漠地区外,西北地区NDVI与气温和降水均有较好的相关性。除祁连山中部地区外,西北地区NDVI与气温的相关系数大于降水。天山、阿尔泰山和秦岭的NDVI与气温相关系数最高,而青海东北部NDVI与降水相关系数最高。西北地区各种类型植被对气候变化反映敏感。其敏感度因植被类型不同和同类植被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而有差异;纬度较高的新疆林区与温度相关性最高,高寒草甸次之。在植被生长最旺盛的夏季(6~8月),22年来西北地区各林区的NDVI均呈下降趋势。其中西北东部林区下降趋势显著,与这些地区的降水减少和气温增加有关。草原区植被以上升趋势为主,高寒草甸和盐生草甸上升趋势最为显著,气温升高是这些地区植被生长加速的原因之一。西北绿洲是NDVI增加极为显著的地区,以新疆绿洲NDVI上升趋势最大。气候变暖是近年绿洲NDVI增加的主要驱动力之一,绿洲面积扩大、种植结构调整和种植品种变化等人为因素对绿洲NDVI增加的作用不可忽视,这种作用在新疆表现的尤为突出。雨养农业区NDVI年际间波动较大,各区域间变化不太一致。NDVI的波动与降水变化有很好的正相关,与气温变化有很好的负相关,近年来西北东部气温升高和降水的减少是雨养农业区NDVI下降的原因,农业措施的实施也改变了植被生长对气候条件的依赖性。

    DETECTING DESERTIFICATION PROCESSES USING TM AND ETM+ DATA, NORTH OF ISFAHAN, IRAN
    Khajeddin SJ, Akbari M, Karimzadeh HR, Eghbal MK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32(2):  328-335.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08.02.009
    摘要 ( 2520 )   全文 ( 2 )   PDF (1693KB) ( 1061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Aims Desertification results in ecological and biological diminution of the earth, and can happen naturally or cause by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This process especially affects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such as the Isfahan region, where the spread of desertification is reaching critical proportion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use remotely sensed data to review the trend of desertification in the northern of Isfahan, Iran.
    Methods Multi-temporal images were employed to evaluate the trend of desertification, specifically the TM and ETM+ data of September, 1990 and September, 2001. Geometric and radiometric corrections were applied to each image prior to image processing and 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and vegetation indices were applied to produce a land use map of each image in nine classes. The land use classifications in the two map images were compared and changes between land use classes were detected over the 11 year period using a fuzzy and post-classification technique.
    Important findings The maps and their comparison with false color composite images showed the differences efficiently. With the fuzzy and post-classification method the land use changes were sited on the map. Fuzzy confirmed 53% changed area and 47% unchanged areas in the study region. The results verify the desertification expansion in the study areas. Because of poor land management, agricultural lands converted to desert and abandoned areas, and some marginal pasture lands had to be changed to agricultural land which are desertification spreading according to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Desertification (UNCOD). Also farmland and pastures have been converted to urban and industrial areas, and the rangelands have been spoiled due to opencast mine excavations. With the mine margins eroding as well as their debris accumulating on the pasture lands, desertification has become worse. Three areas of less-elevated mountains have remained unchanged. This study confirmed that the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accelerated the desertification process and severely endangered the remaining areas.

    我国东部温带植物群落的季相及其时空变化特征
    陈效逑, 韩建伟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32(2):  336-346.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08.02.010
    摘要 ( 3355 )   全文 ( 0 )   PDF (2326KB) ( 1187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植物群落季相阶段的划分,对于诊断地方、区域和全球尺度上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快速响应和进行遥感植被生长季节的地面检验,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该文利用物候累积频率拟合法对我国东部温带地区7个站点1982~1996年的植物群落季相阶段进行划分,并分析了植物群落季相的空间差异和年际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各站点多年平均变绿期和旺盛光合期初日随纬度的升高而推迟,凋落期和休眠期初日随纬度的升高而提前;多年平均变绿期、旺盛光合期和凋落期长度随纬度的变化不甚明显,而休眠期则随纬度的升高明显延长;2)在研究期间内,站点平均变绿期初日以0.6 d·a-1的平均速率显著提前,且长度以0.7 d·a-1的平均速率显著延长;旺盛光合期初日呈不显著推迟,长度呈不显著缩短;凋落期初日呈微弱提前,长度呈微弱延长;休眠期初日呈微弱提前,但长度却以0.9 d·a-1的平均速率显著缩短;3)站点平均变绿期初日与当月平均气温的负相关显著,平均气温每升高1 ℃,初日提前约4.3 d;站点平均旺盛光合期初日与初日前第二个月到初日当月平均气温的负相关显著,平均气温每升高1 ℃,初日提前约4.4 d;站点平均凋落期和休眠期初日与气温的相关均不显著。

    亚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中性理论验证
    杜晓光, 周淑荣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32(2):  347-354.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08.02.011
    摘要 ( 2872 )   全文 ( 9 )   PDF (1995KB) ( 1370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该文以物种组成较为复杂的青藏高原东部亚高寒草甸为背景,结合最新的群落中性理论,以解释亚高寒草甸草本植物群落的物种分布格局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通过对阴坡、阳坡和滩地3个生境进行随机取样调查,用中性模型对所得多样性数据进行拟合,并分别应用置信区间检验、拟合优度检验和多样性指数检验3种方法对拟合效果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拟合优度检验中,3个生境中中性理论预测和实际物种多度分布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实际观测值基本全部落入模型预测分布的95%的置信区间之内(仅滩地草本植物群落的63个物种中的1个以及阴坡草本植物群落75个物种中的2个偏离95%的置信区间);对群落多样性的预测也和实际观测没有显著差异,其中丰富度预测拟合得最好(0.49<p<0.56),均匀度拟合得相对较差。比较3种不同的生境,阴坡的3种指数拟合得都非常好,p值均在0.49~0.70之间变化,而滩地拟合相对较差(其中Simpson多样性指数的p值小于0.1)。尽管3种不同的检验方法和生境在对中性理论的检验上存在着差异,但是最终的结论是一致的,即中性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3种不同空间生境中的亚高寒草甸群落的多样性分布格局。

    祁连山青海云杉天然群体的种实性状表型多样性
    王娅丽, 李毅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32(2):  355-362.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08.02.012
    摘要 ( 2956 )   全文 ( 1 )   PDF (1818KB) ( 1206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系统揭示其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为目的,对祁连山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天然分布区的10个群体的8个种实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群体间和群体内的表型多样性进行了讨论。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种实性状在群体间都存在极显著差异,除球果干质量和球果长/球果径外,其余性状在群体内都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表型分化系数即群体间变异为27.18%,小于群体内的变异(72.82%);球果长、球果径、球果干质量、球果形状指数、种子长、种子宽、千粒重和种子形状指数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0.08%、5.80%、19.29%、9.66%、8.38%、15.34%、6.52%和13.94%;8个种实性状间多数呈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球果干质量、种子长、千粒重、球果长和球果径为青海云杉易测定和重要的种实性状;种实性状呈现出以经度变异为主的梯度规律性;通过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可以将青海云杉10个群体划分为4类。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叶-小枝的异速生长
    刘志国, 蔡永立, 李恺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32(2):  363-369.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08.02.013
    摘要 ( 3125 )   全文 ( 3 )   PDF (1422KB) ( 1279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植物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识别和定量刻画种间生态变异的主要维数,叶大小-小枝大小维(谱)是其中之一,目前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两者之间是异速还是等速生长关系仍存在着争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叶大小-枝大小维的研究报道很少。该文以我国东部亚热带典型区域福建梅花山常绿阔叶林的68种常绿乔灌木植物为对象,进行了叶-小枝关系及其生态意义的研究。结果表明:1)小枝茎截面积与叶干重、总叶面积和单叶面积之间的SMA斜率分别为1.29、1.23和1.18,呈现异速生长关系,支持叶大小-小枝大小为异速生长的相关研究结论,但SMA斜率低于预期值,其原因及生态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2)小枝总叶面积与单叶面积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叶片数量不相关,反映了小枝总叶面积的增加主要是由单叶面积大小决定的,可能与这一地区湿润气候有关;而单叶面积与枝条长度呈正相关则可能反映了植物对常绿阔叶林内较弱光照环境的适应;3)叶干重同小枝干重、叶面积为等速生长关系,可能反映了植物与动物之间代谢方式的差异。

    高寒草原优势种叶片结构变化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胡建莹, 郭柯, 董鸣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32(2):  370-378.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08.02.014
    摘要 ( 2958 )   全文 ( 7 )   PDF (1733KB) ( 1019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揭示青藏高原高寒草原优势物种青藏苔草(Carex moorcroftii)和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对高原特殊环境的适应性,该文研究了它们的叶片结构在自然环境梯度下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这两个物种叶片的大多数结构特征在各个样地间变化显著,其结构特征与环境因子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紫花针茅叶肉细胞大小随土壤有效K含量的增高而减小,下表皮细胞厚度和韧皮部面积随生长季云盖度的增高而增加,单一导管半径和导管平均面积随生长季月均湿度的增加而增大;青藏苔草上表皮细胞厚度随生长季月均最低温的降低而增厚,泡状细胞厚度(径向直径)随大陆度的增强而增加,上表皮细胞大小随土壤pH值的增大而增大,导管总数和韧皮部面积随土壤速效P含量的增高而增加。青藏苔草的保护组织、光合组织以及综合指标变异系数明显大于紫花针茅,仅维管组织指标变异系数小于紫花针茅。

    小花风毛菊的性器官在青藏高原的海拔变异
    王一峰, 高宏岩, 施海燕, 王剑虹, 杜国祯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32(2):  379-384.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08.02.015
    摘要 ( 3048 )   全文 ( 4 )   PDF (1086KB) ( 953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小花风毛菊(Saussurea parviflora)是菊科风毛菊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该属在青藏高原东缘的一个优势种。该文研究了小花风毛菊11个居群性器官的变异与11个海拔高度(2 100~3 500 m)之间的相关性,以及花丝、花药长和花柱、花柱分枝长与花粉数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了小花风毛菊的性器官是如何随海拔高度发生变异,如何与胁迫环境相适应,实现交配成功,提高繁殖成功率,使其成为该属植物“现代分布中心"的优势种。结果表明:1)花丝、花药长与海拔高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2)花粉数与海拔高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3)花柱、花柱分枝长及花柱分枝长和雌蕊长的比与海拔高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4)花柱、花柱分枝长和花丝长与花粉数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5)种子的成熟率与海拔高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说明小花风毛菊种内性器官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下发生了变异,特别是在花粉数随海拔的升高明显减少以及昆虫的多样性、丰富性和活动性明显降低的情况下,它能够通过花柱分枝长度的变异来提高柱头对传粉昆虫的感受性,能通过种子成熟率的提高来保证高海拔数目显著减少的种子的成功发育,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该物种繁殖成功率的上升,使它成为青藏高原这一胁迫环境中的优势种。

    长叶红沙劈裂生长的形态发生及其内源激素含量变化
    杨瑞丽, 王迎春, 常艳旭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32(2):  385-391.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08.02.016
    摘要 ( 2940 )   全文 ( 0 )   PDF (1697KB) ( 867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荒漠旱生小灌木长叶红沙(Reaumuria trigyna)劈裂生长过程的形态发生及其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劈裂发生部位形成层活动不均匀,次生木质部的导管口径缩小, 数量减少,木纤维含量增多,由此向内形成缢缩,之后缢缩部位前端的细胞不断解体,使得缢缩不断加深, 相邻的两个缢缩部位通常要延伸到劈裂发生部位的中心位置连接在一起,整个维管束裂成多个单独的维管束,并相互分离。劈裂发生部位木质部中有异常的类似形成层的结构,木质部被几层扁平的细胞环分割成数轮,推测其与劈裂生长的发生密切相关。2)内源激素在长叶红沙不同部位含量不同,尤其在刚刚开始劈裂的过渡植株的劈裂发生部位IAA和ZR的积累量比根部大,可能共同调节这个部位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促进劈裂生长的发生。

    氮水平和竞争对互花米草与芦苇叶特征的影响
    赵聪蛟, 邓自发, 周长芳, 关保华, 安树青, 陈琳, 陆霞梅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32(2):  392-401.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08.02.017
    摘要 ( 2990 )   全文 ( 5 )   PDF (2132KB) ( 1096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互花米草 (Spartina alterniflora) 和芦苇 (Phragmites australis) 是滨海盐沼湿地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从世界范围来看,它们二者具有区域性的相互入侵特征,因此研究生境条件对两物种互侵机制的影响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生态学命题。该文运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方法,模拟海滩环境、构建人工种群、控制可变因子,研究了外来种互花米草与本地种芦苇分别单种和混种时,叶特征对不同氮水平、不同植株密度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氮水平的升高,互花米草和芦苇的叶面积无论是在单种还是混种情况下都显著增加 (p<0.05),但混种条件下芦苇的叶面积在高氮水平下增幅减少,这与高氮状况下互花米草与芦苇的竞争加剧有关;氮水平对单种中两种植物的叶数影响最显著 (p<0.01),对混种中互花米草的叶数和芦苇的叶宽影响最大 (p<0.05)。植株密度增加导致种内和种间竞争加剧,无论在单种还是混种处理下,都造成两种植物叶面积的显著减少 (p<0.05)。单种处理中,两物种的叶数受密度的响应最显著 (p<0.05);而混种处理中芦苇对互花米草的竞争显著减小了互花米草的叶宽和叶数(p<0.05),互花米草对芦苇的竞争则显著减小了芦苇的叶长、叶宽和叶数 (p<0.05)。两种植物的竞争结果受到氮营养的调控,低、高氮水平下互花米草的种间竞争能力大于芦苇,中氮水平下则是芦苇的种间竞争能力大于互花米草。高氮水平下互花米草通过叶面积的快速增加抑制了芦苇的叶生长,使其叶面积减少,从而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这可能是互花米草入侵我国海滩芦苇种群的机制之一。

    太湖水生植物氮磷与湖水和沉积物氮磷含量的关系
    雷泽湘, 徐德兰, 谢贻发, 刘正文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32(2):  402-407.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08.02.018
    摘要 ( 3059 )   全文 ( 2 )   PDF (1295KB) ( 1120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了太湖沉水植物、浮叶植物组织及生长环境中的N、P含量,结果表明:太湖沉水植物组织N、P含量一般要高于浮叶植物组织,5月的N、P含量(以干重计)一般高于9月。5月以沉水植物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 maackianus)的N(28.452 mg·g-1)、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的P(4.552 mg·g-1)含量最高,浮叶植物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的N(14.363 mg·g-1)、P(1.792 mg·g-1)含量均为最低;9月以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的N(25.206 mg·g-1)、P(2.727 mg·g-1)含量最高,浮叶植物荇菜的N(17.245 mg·g-1)、P(1.519 mg·g-1)含量均最低。沉水和浮叶植物的N、P含量与水体N、P浓度的相关性较为显著;与沉积物N、P的相关性不明显。此外,植物体内的N、P含量亦与植物物种的特性、生长发育阶段和生长状况等内在因素密切相关。

    除草剂苄嘧磺隆对粗梗水蕨配子体生长和性器官分化的影响
    陶玲, 尹黎燕, 李伟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32(2):  408-412.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08.02.019
    摘要 ( 2764 )   全文 ( 1 )   PDF (1127KB) ( 944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稻田施用的除草剂可能会污染邻近水域,对非靶标水生植物产生影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粗梗水蕨(Ceratopteris pteridoides)主要分布于稻田及其周围水域,其有性繁殖敏感阶段与除草剂施用时间一致,配子体易暴露在除草剂污染中。为了评价除草剂污染对水生态环境特别是对非靶标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水生植物的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水生生态环境,该文研究了除草剂苄嘧磺隆(Bensulfuron-methyl)对粗梗水蕨配子体生长和性器官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苄嘧磺隆对粗梗水蕨孢子萌发没有影响,但对其配子体生长有抑制作用。苄嘧磺隆浓度和粗梗水蕨配子体面积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苄嘧磺隆对粗梗水蕨配子体生长抑制的EC50(半数效应浓度)为0.086 μg·L-1,低于已报道的环境背景浓度。随着苄嘧磺隆浓度升高,粗梗水蕨的雌雄同体配子体逐渐减少,且配子体上颈卵器形成时间推迟。在苄嘧磺隆为10 μg·L-1时,粗梗水蕨没有雌雄同体配子体形成。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苄嘧磺隆可抑制粗梗水蕨配子体的生长并影响其性器官的分化,使粗梗水蕨有性繁殖能力减弱。

    适度高温下亚热带阔叶树种叶片的光合速率和吸收光能的分配
    赵平, 孙谷畴, 曾小平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32(2):  413-423.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08.02.020
    摘要 ( 2942 )   全文 ( 5 )   PDF (1993KB) ( 1167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光合作用测定系统(Li-COR 6400和叶室荧光仪),测定了亚热带阔叶树种的光合速率和荧光参数,分析了38 ℃适度高温对叶片光合作用和吸收光能分配的影响。测试树种包括华南亚热带地区常见的阳生性树种木荷(Schima superba)、耐荫树种黄果厚壳桂(Cryptocarya concinna)和中生性树种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适度高温处理均引起所有树种的光合能力下降,而且木荷和红锥下降的程度比黄果厚壳桂明显。与25 ℃的对照温度相比,适度高温处理的木荷叶片用于光化学反应所消耗的光能下降,红锥和黄果厚壳桂也有相似的反应,表明适度高温限制叶片用于光化学反应的吸收光能。无论哪个树种,38 ℃适度高温处理的植物,叶片总吸收光能中额外多余的那部分和处于非活化状态PSⅡ所吸收的那部分光能都增加,而且黄果厚壳桂比木荷和红锥显著,因此,亚热带阔叶森林的树种对适度高温的响应因种类而异。研究结果意味着将来气候变化导致温度的上升对演替后期树种黄果厚壳桂的光合过程的限制比演替早期的树种木荷和中生性树种红锥会更严重。

    短期CO2加富对凤梨光合作用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惠俊爱, 叶庆生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32(2):  424-430.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08.02.021
    摘要 ( 2624 )   全文 ( 1 )   PDF (1460KB) ( 904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CO2加富对丹尼斯凤梨(Guzmania 'Denise')和吉利凤梨(Guzmania 'Cherry')叶片光合速率、植株生长、开花和光合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30 d期间,处理(600±40)、(900±40) μmolCO2·mol-1的净光合速率分别比同期对照增加了6.24%~31.91%和11.92%~41.48%;CO2加富下促进了叶片中可溶性糖和淀粉的积累,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下降,Rubisco活性增加,乙醇酸氧化酶活性则明显下降。(600±40) μmolCO2·mol-1处理下的株高、叶面积分别比同期对照下增加了6.94%~14.63%和1.66%~7.06%,而处理(900±40) μmolCO2·mol-1下分别增加了9.71%~20.85%和2.87%~11.62%;CO2加富下促进了干重和鲜重的积累。此外,CO2加富提前了吉利凤梨的花期。

    千烟洲红壤丘陵区人工针叶林土壤CH4排放通量
    刘玲玲, 刘允芬, 温学发, 王迎红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32(2):  431-439.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08.02.022
    摘要 ( 2919 )   全文 ( 4 )   PDF (2053KB) ( 889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CH4在温室效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估算中亚热带CH4的源汇现状,评价森林生态系统对温室效应的影响,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千烟洲红壤丘陵区人工针叶林的土壤CH4排放通量特征及水热因子对其的影响。对2004年9月~2005年12月期间的观测结果分析表明:千烟洲人工针叶林土壤总体表现为大气CH4的吸收汇,原状林地土壤(Forest soil)情况下,CH4通量的变化为7.67~-67.17 μg·m-2·h-1,平均为-15.53 μg·m-2·h-1;无凋落物处理(Litter-free)情况下,CH4通量的变化是9.31~-90.36 μg·m-2·h-1,平均为-16.53 μg·m-2·h-1。二者对土壤CH4的吸收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秋>夏>冬>春,但无凋落物处理CH4变化幅度较原状林地土壤大,无凋落物处理吸收高峰出现在10月,最低值出现在翌年3月,原状林地土壤则分别在9月和翌年2月,均提前1个月。对土壤CH4吸收通量与温度和湿度的相关分析表明:无论是原状林地土壤还是无凋落物处理情况下,土壤CH4通量都与地下5 cm的温度和湿度相关性最高。偏相关分析反映了不同季节水热配置对土壤吸收CH4通量的影响:冬季为12月~翌年2月,温度起主要作用;雨季3~6月,温度作用为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水分作用微弱;7~8月,CH4吸收通量随着湿度的降低而增加,但高温限制了CH4的吸收;秋季(9~11月)水热配置适宜,CH4通量达到高峰值。总之,CH4吸收通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湿度的降低而增大,但温度过高会抑制其吸收。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人工林叶面积特征
    尹婧, 邱国玉, 何凡, 贺康宁, 田晶会, 张卫强, 熊育久, 赵少华, 刘建新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32(2):  440-447.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08.02.023
    摘要 ( 2730 )   全文 ( 1 )   PDF (1776KB) ( 1143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该文通过对黄土丘陵区4个密度的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人工林、3个密度的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人工林生长季叶面积变化的研究,揭示了不同密度林分叶面积生长与林分密度的关系;通过对灌木生长季叶面积变化的研究,建立了灌木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和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叶面积与叶鲜重、枝条基径的经验公式,为半干旱区灌木生长调查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方法。结果表明:1)刺槐和侧柏各密度林分的单株林木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均在9月达到最大值,其中刺槐林叶面积指数峰值可达到10.5,侧柏峰值可达到3.2;灌木柠条、沙棘和紫穗槐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都在8月份达到各自的最大值,柠条、沙棘和紫穗槐的叶面积指数峰值分别为1.195、1.123和1.882;2)刺槐叶面积与叶鲜重具有极显著相关的幂函数关系,侧柏、柠条、沙棘、紫穗槐叶面积与叶鲜重具有极显著相关的线性函数关系,其中柠条枝条基径与叶面积还具有极显著相关的幂函数关系,沙棘、紫穗槐枝条基径与叶面积还具有极显著相关的线性函数关系;3)黄土丘陵区,由于林地土壤水分条件的限制,承载力有限。人工林进入生长盛期后,不同密度刺槐和侧柏林分叶面积指数趋于一致,与最初的造林密度和现存密度没有关系。在不同密度的刺槐和侧柏林分间,单株叶面积与其林分密度成反比。在对上述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得出:黄土丘陵区,由于林地土壤水分条件的限制,承载力有限。该文所研究的刺槐和侧柏各林分均已达到了当地土地承载力的上限,基于提高单株林木质量的考虑,建议刺槐林郁闭后的密度不超过833株·hm-2,侧柏则不超过1 111株·hm-2。如以全林分生物量为目标,林分密度也可适当减小。

    不同龄级划分方法对种群存活分析的影响——以水灾迹地油松和华山松种群生存分析为例
    何亚平, 费世民, 蒋俊明, 陈秀明, 张旭东, 何飞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32(2):  448-455.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08.02.024
    摘要 ( 3409 )   全文 ( 2 )   PDF (1769KB) ( 1431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命表、存活曲线和生存分析是研究种群动态的重要工具,其关键就是科学正确地划分龄级。该文研究了水灾迹地不同龄级划分方法对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和华山松(P. armandii)种群存活曲线和生存分析函数曲线的影响。华山松以实际年龄作为龄级划分指标时,存活曲线为Ⅱ型;地径和树高作为划分指标时,存活曲线为Ⅲ型。生存函数和累计死亡率函数也发生类似的类型变化。油松实际年龄、地径和树高作为龄级的划分指标时,存活曲线(Ⅱ型)、生存率函数和累计死亡率函数类型一致,均为直线型。死亡率函数和危险率函数在不同树种和不同龄级划分方法间不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华山松地径和树高作为龄级划分的代用指标不可行,而油松可行。其主要原因是华山松树高和地径与年龄的关系为指数函数关系,而油松则为直线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把华山松地径和树高取自然对数后重新划分龄级,则存活曲线关系在地径、树高和实际年龄之间不存在差异,均为Ⅱ型。从而得出结论,地径、树高和年龄之间线性关系与否是地径和树高作为实际年龄代用指标可行性和准确性的关键。因此,在植物种群统计研究中,大小作为龄级划分代用指标要慎用。在未来研究中,种群个体年龄和大小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植物种群数量动态分析和种群统计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沙垄不同部位藻类的垂直分布特征
    张丙昌, 赵建成, 张元明, 李敏, 张静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32(2):  456-464.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08.02.025
    摘要 ( 3282 )   全文 ( 0 )   PDF (1790KB) ( 1065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2005和2006年夏季两次对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荒漠土壤中藻类植物进行采样、培养、鉴定和生物量测定,分析了该区沙漠沙垄不同部位藻类物种组成、优势种和生物量的垂直变化。结果表明:1)在不同地貌部位的不同层次中,藻类的种类组成均有所差异。2)藻类优势物种主要集中在0~2 cm层次中,2 cm以下的土层中藻类细胞很少,绝大部分土层以具鞘微鞘藻(Microcoleus vaginatus)为第一优势种,有些部位的土层中第一优势种是伪双点颤藻(Oscillatoria pseudogeminata),如垄间低地和迎风坡的1~2 cm中。此外,大型集胞藻(Synechocystis crassa)、舟形藻(Navicula sp.)、卵圆双眉藻(Amphora ovalis)数量也较多。3)除垄顶外,藻类生物量在其它3个部位不同层次的差异呈极显著水平(p<0.01),生物量由表及里锐减;在同一土层,藻类生物量基本表现为垄间低地最高,迎风坡与背风坡居中,垄顶最低,不同地貌部位对藻类生物量影响呈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祁连山3种典型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活性和生物量碳氮含量
    吴建国, 艾丽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32(2):  465-476.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08.02.026
    摘要 ( 3246 )   全文 ( 6 )   PDF (2689KB) ( 1232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测定分析了祁连山高寒草甸、山地森林和干草原土壤中微生物活性、生物量碳氮含量。结果显示:就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森林比干草原和高寒草甸中分别高60%和120%以上,干草原比高寒草甸中高40%以上(p<0.05)。就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0~5 cm土层,森林比高寒草甸和干草原中分别高64%和111%以上,高寒草甸比干草原中高29%;5~15 cm土层,森林比干草原和高寒草甸中分别高7%和191%以上,干草原比高寒草甸中高171% 以上(p<0.05)。森林和干草原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比例比高寒草甸中高32%以上,0~5和5~15 cm土层,森林和干草原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比例比高寒草甸中高150%以上(p<0.05)。就土壤微生物活性,0~5和5~15 cm土层,森林和高寒草甸比干草原中高26%以上;15~35 cm土层,森林比干草原和高寒草甸中高28%以上 (p<0.05)。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与有机碳含量及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和比例与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和比例呈现正相关(r2>0.30,p<0.000 1)。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比例、微生物活性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及其比例、微生物活性与土壤湿度呈正相关。说明祁连山3种生态系统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和活性受气候要素、植被、有机碳、pH值和湿度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小麦/玉米间作优势及地上部与地下部因素的相对贡献
    刘广才, 杨祁峰, 李隆, 孙建好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32(2):  477-484.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08.02.027
    摘要 ( 3318 )   全文 ( 5 )   PDF (1759KB) ( 1067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明确种间地上部相互作用和地下部相互作用对间作优势的贡献,优化资源配置对提高间作体系产量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田间微区试验以及地下部种间根系分隔技术研究了玉米(Zea mays)覆膜与不覆膜两种情况下小麦(Triticum aestivum)/玉米间作优势及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对间作优势的相对贡献, 以期为间作体系的增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得出,玉米不覆膜时小麦/玉米间作具有明显的产量间作优势(籽粒产量和生物学产量土地当量比(Land equivalent ration, LER)分别为1.30和1.29),玉米覆膜能显著增加小麦/玉米间作系统产量间作优势(LER分别为1.41和1.40);玉米不覆膜时小麦/玉米间作系统具有明显的氮、磷、钾养分吸收优势,玉米覆膜也能显著增加小麦/玉米间作系统养分吸收优势。小麦/玉米间作系统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间作优势来自地上部种间相互作用和地下部种间相互作用两个方面,但其相对贡献以地上部大于地下部,当玉米不覆膜时均以地上部占75%、地下部占25%,当玉米覆膜时均为地上部占67%、地下部占33%,玉米覆膜能明显增加小麦/玉米间作系统产量间作优势地下部的相对贡献。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对小麦/玉米间作系统养分吸收优势也都具有重要贡献。玉米不覆膜时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对氮、磷养分吸收优势的相对贡献均分别为67%与33%,钾则相等(各占50%);玉米覆膜能显著增加小麦/玉米间作系统氮、磷养分吸收优势地下部贡献率,但对钾养分吸收优势贡献影响不明显。表明,间作优势不仅可以通过作物组合来获得,也可通过地膜覆盖等措施进行调控,玉米覆膜能显著增加小麦/玉米间作系统产量间作优势和养分吸收优势及其地下部的相对贡献。可见,该研究对小麦/玉米间作模式持续增产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行距配置对‘兰考矮早八’小麦后期群体冠层结构及其微环境的影响
    杨文平, 郭天财, 刘胜波, 王晨阳, 王永华, 马冬云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32(2):  485-490.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08.02.028
    摘要 ( 3019 )   全文 ( 5 )   PDF (1380KB) ( 1231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在同一密度(375×104株·hm-2)下,行距配置对大穗型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兰考矮早八’后期群体冠层结构、冠层微环境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冠层叶面积指数随着行距的增大而减小;而冠层开度随着行距的增大而增加。行距配置还可改变小麦冠层微环境,冠层不同层次的光截获及消光系数均随着行距的增大而减小;随着行距增加,冠层不同层次的温度升高,而湿度下降;随着行距缩小,冠层不同层次的CO2分布更趋均匀,有利于群体光合作用。通过缩小行距,能够使植株分布均匀,竞争减弱,使产量构成因素实现最佳配置,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从该研究看,15 cm行距的产量最高,可作为该类品种的较佳行距配置。

    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对水稻根叶渗透调节物质变化的影响
    蔡昆争, 吴学祝, 骆世明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32(2):  491-500.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08.02.029
    摘要 ( 3263 )   全文 ( 1 )   PDF (2000KB) ( 1655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干旱是限制水稻(Oryza sativa)作物产量的主要生态因子之一,渗透调节是作物适应干旱逆境的生理机制之一。在人为控制水分的盆栽条件下,对水稻生长的分蘖期、幼穗分化期、抽穗期、结实期分别进行水分胁迫,研究水稻根系及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不同生育期干旱胁迫后叶片水势均显著下降,根系和叶片的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如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脯氨酸和无机渗透调节物质包括K+、Mg2+等含量均大幅度上升,而且幼穗分化期和抽穗期这两个对水分胁迫最敏感的时期上升幅度最大,其中又以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变化最显著。不同生育期渗透调节大小的顺序为:抽穗期>幼穗分化期>结实期>分蘖期,反映了不同生育时期渗透调节能力的差异。同时幼穗分化期和抽穗期水分胁迫结束后再复水后根系和叶片的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仍长期明显高于对照,而无机离子则变化规律比较复杂,有的升高有的则降低。叶片的渗透调节能力大于根系,无论是叶片或根系都是K+对渗透调节的贡献最大;其次是Ca2+, 6 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大小排列顺序为K+ > Ca 2+ >可溶性糖> Mg 2+ > 游离氨基酸 > 脯氨酸。

    综述
    最大密度法则研究进展
    付立华, 张建国, 段爱国, 孙洪刚, 何彩云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32(2):  501-511.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08.02.030
    摘要 ( 2681 )   全文 ( 4 )   PDF (2825KB) ( 1052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该文从理论推导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对近几十年来关于最大密度法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得出结论:1)关于最大密度法则理论主要有几何关系的3/2法则和空间填充分行支状网运输结构的WBE模型。进一步研究发现它们都是建立在一种静态的统计分析基础之上的,因而近几年研究者们开始尝试用动态的个体植物之间的竞争来建立模型。尽管如此,关于最大密度法则的模型仍然没有逃出固有的模式,如用平均植物大小代替整个植物种群。因此,关于最大密度法则理论需要进一步的研究。2)最大密度法则理论在假设条件、数学推导、用于估计参数的原始数据选择等方面存在争议。任何模型的建立都是基于一些特定的条件和假设建立的,因而得到的关系并不是一个万能的定律。所以在分析数据时,这些模型可结合使用。3)在研究方法上,由于大家对最大密度法则的理解不同,标准不同,造成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因而建议在以后的研究中建立一个客观统一的方法。

    禾草内生真菌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共生关系
    魏宇昆, 高玉葆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32(2):  512-520.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08.02.031
    摘要 ( 2941 )   全文 ( 6 )   PDF (2257KB) ( 1140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百年的禾草内生真菌研究历经了由浅入深的过程,从最初的家畜中毒事件认识到是一种共生内生真菌存在的缘故,到如今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揭示其共生机制,人类发现这类植物内生真菌并非想象中的对生态系统无足轻重。Epichloı及其无性型Neotyphodium与禾本科植物是系统发生的互利共生关系,尤其是Neotyphodium可提高宿主抵抗环境胁迫的能力和抵御动物的取食,增强植物的竞争力。禾草内生真菌有3种生活史:有性生活史、无性生活史和兼性生活史,后者表明真菌在不同的宿主及环境下既能营有性生殖也可营无性繁殖,是一种更灵活而有效的生活史对策。对内生真菌分子系统学、生活史以及与宿主禾草协同进化的研究发现,Neotyphodium起源于禾草致病真菌Epichloı的某些种,或是EpichloıNeotyphodium的种间杂交后代。植物和内生真菌各异的生活史策略,真菌的种间杂交,两者的协同进化亦或种群间基因流的差异,都促成了共生体多样化的基因组合(Genetic combination),也是其共生关系多样化的根源。内生真菌对宿主的有益作用只在特定基因型真菌、宿主和一定环境条件下才起作用,自然生态系统的共生关系要比农业系统复杂得多,是一个从互利共生至寄生关系的连续系统。未来对于更多共生体的遗传背景和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阐明将有助于对禾草内生真菌共生关系本质更加深入的认识。


  • 微信服务号: zwstxbfw

  • 微信订阅号:zwstxb

  • 淘宝店订购

  • 微店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