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竟文,李晶,王汝苗,王贺年,崔丽娟
收稿日期:
2024-12-05
修回日期:
2025-03-30
发布日期:
2025-04-17
Jing-Wen ZHANG1,Jing LI2,Ru-Miao WANG2,He-Nian WANG2,Li-Juan CUI2
Received:
2024-12-05
Revised:
2025-03-30
摘要: 明确湿地植物在纬度梯度下的内稳态特征,对反映湿地植物随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和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集7个不同纬度(19.87°- 41.03°N)滨海湿地的植物和土壤样品,测定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根部以及土壤的碳(C)、氮(N)、磷(P)含量,比较其在不同纬度间的变异程度。研究发现:(1)与地上部相比,植物根部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随纬度变化较大,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较为敏感。(2)植物根化学计量特征对纬度变化的响应存在显著种间差异:随纬度升高,红树植物根N含量显著降低,根C含量、P含量以及C、N、P化学计量比的变化在两种红树植物间呈相反趋势;盐沼植物中,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根部C含量显著降低,而海三棱藨草(×Bolboschoenoplectus mariqueter (Tang & F. T. Wang) Tatanov)根部的C含量增加。(3)纬度升高导致高纬度地区土壤C、N含量及C:P、N:P比显著低于全国均值,植物根N:P比普遍小于14,植物根生长受N限制。(4)基于内稳态指数分析,6种植物根化学计量内稳性强弱顺序依次为:海榄雌(Avicennia marina (Forsk.) Vierh.)>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Cav.) Trin. ex Steud.)>互花米草>海三棱藨草>蜡烛果(Aegiceras corniculatum (L.) Blanco.)>盐地碱蓬(Suaeda salsa (L.) Pall.)。其中,盐地碱蓬根系内稳性最弱,随机森林模型表明,气候要素和土壤含水率显著影响了根P含量、C:P比和N:P比的稳态特征,而盐地碱蓬根N:P比的稳态特征主要土壤盐度的调控。该结果有助于揭示了纬度梯度下植物-土壤系统的养分动态与适应策略,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奠定理论基础。
张竟文 李晶 王汝苗 王贺年 崔丽娟. 不同纬度滨海湿地植物根与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内稳态分析. 植物生态学报. DOI: 10.17521/cjpe.2024.0441
Jing-Wen ZHANG Jing LI Ru-Miao WANG He-Nian WANG Li-Juan CUI. 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characteristics and homeostasis analysis of Plant roots and Soil in Coastal wetlands at Different latitudes.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DOI: 10.17521/cjpe.2024.0441
[1] | 刘盈麟 李春明 王昊 武长路 贺强. 长江口滨海湿地水鸟对底栖微藻群落的营养级联效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3): 367-378. |
[2] | 姚博, 陈云, 曹雯婕, 龚相文, 罗永清, 郑成卓, 王旭洋, 王正文, 李玉强. 呼伦贝尔退化沙地植被-土壤碳氮磷互馈关系及微生物驱动机制[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1): 59-73. |
[3] | 王燕, 张全智, 王传宽, 郭万桂, 蔺佳玮. 恢复方式对东北东部森林土壤碳氮磷计量特征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7): 943-954. |
[4] | 张文瑾, 佘维维, 秦树高, 乔艳桂, 张宇清. 氮和水分添加对黑沙蒿群落优势植物叶片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5): 590-600. |
[5] | 韩路, 冯宇, 李沅楷, 王雨晴, 王海珍. 地下水埋深对灰胡杨叶片与土壤养分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内稳态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1): 92-102. |
[6] | 李兆光, 文高, 和桂青, 徐天才, 和琼姬, 侯志江, 李燕, 薛润光. 滇西北藜麦氮磷钾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物候期动态[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5): 724-732. |
[7] | 刘婧, 缑倩倩, 王国华, 赵峰侠. 晋西北丘陵风沙区柠条锦鸡儿叶片与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4): 546-558. |
[8] | 林少颖, 曾瑜, 杨文文, 陈斌, 阮敏敏, 尹晓雷, 阳祥, 王维奇. 添加秸秆及其生物炭对茉莉植株与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4): 530-545. |
[9] | 王文伟, 韩伟鹏, 刘文文. 滨海湿地入侵植物互花米草叶片功能性状对潮位的短期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2): 216-226. |
[10] | 尹晓雷, 刘旭阳, 金强, 李先德, 林少颖, 阳祥, 王维奇, 张永勋. 不同管理模式对茶树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1, 45(7): 749-759. |
[11] | 朱湾湾, 王攀, 许艺馨, 李春环, 余海龙, 黄菊莹. 降水量变化与氮添加下荒漠草原土壤酶活性及其影响因素[J]. 植物生态学报, 2021, 45(3): 309-320. |
[12] | 胡琪娟, 盛茂银, 殷婕, 白义鑫. 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环境适生植物构树细根、根际土壤化学计量特征[J]. 植物生态学报, 2020, 44(9): 962-972. |
[13] | 解梦怡, 冯秀秀, 马寰菲, 胡汗, 王洁莹, 郭垚鑫, 任成杰, 王俊, 赵发珠. 秦岭锐齿栎林土壤酶活性与化学计量比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植物生态学报, 2020, 44(8): 885-894. |
[14] | 刘珊杉, 周文君, 况露辉, 刘占锋, 宋清海, 刘运通, 张一平, 鲁志云, 沙丽清.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胞外酶活性对碳输入变化及增温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0, 44(12): 1262-1272. |
[15] | 熊星烁, 蔡宏宇, 李耀琪, 马文红, 牛克昌, 陈迪马, 刘娜娜, 苏香燕, 景鹤影, 冯晓娟, 曾辉, 王志恒. 内蒙古典型草原植物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季节动态[J]. 植物生态学报, 2020, 44(11): 1138-1153.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
Copyright © 2022 版权所有 《植物生态学报》编辑部
地址: 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 邮编: 100093
Tel.: 010-62836134, 62836138; Fax: 010-82599431; E-mail: apes@ibcas.ac.cn, cjpe@ibcas.ac.cn
备案号: 京ICP备16067583号-19